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DeepSeek引发AI边界之争金培力
围绕DeepSeek的争论清楚地说明政治民族主义正在如何扼杀技术进步。虽然一些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脱钩”,但专家警告说,限制合作可能破坏创新。我们必须在国家安全与开放推……
中美必须在新的大国体系内运作特德·盖伦·卡彭特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主张强化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同时探索建立基于势力范围的大国体系。其成功取决于如何在不破坏东亚稳定的情况下界定这些势力范围,尤其是美国和……
特朗普主义与全球秩序的崩溃鲍韶山
在美国陷入战略失败、战争退出不力、贸易战和意识形态讨伐之际,中国表明自己在日益动荡的世界里是稳固的支柱。
  • 美俄两国在乌克兰的战略博弈,不仅是传统大国竞争的延续,也反映了在全球权力再分配背景下不同力量对国际规则和未来秩序愿景的分歧。这场危机及其潜在的解决方案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大国关系,并预示着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秩序正在加速建构中。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学博士
  •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举措至少引起了两极分化,但由于内阁存在相互竞争的声音,强人策略可能不是政府早期举措的最终结果。

    黄裕舜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 这一次美国不仅是脱轨,而且是彻底走上了另外一条轨道,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特朗普的一言一行,没有人知道四年以后美国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轨道。

    韩立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 从过去美国两届政府相关政策看,美国并没有珍视两国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作用。随着部分交流与合作项目受阻,中美学界了解彼此的渠道将愈发局限,长此以往只会增加误解误判风险。

    孙成昊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主编推荐
2025年2月14日13:30,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如期在巴伐利亚宫酒店的主会场开幕。我提早赶到会场时,200多个座位基本坐满,只能在很靠后的地方找到位子坐下来。霍伊斯根作……

傅莹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席
  • 外交策略
    新近出现的分歧虽然尚难表明美欧双方就此彻底分道扬镳,但一些深层因素正在显著冲击美欧在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一致性。

    李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 外交策略
    美国国防部部长赫格塞思未直接提及东盟国家,凸显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冷漠。特朗普政府更喜欢贸易保护主义、转移军事负担和从事交易性外交,而非持续参与区域事务。

    黄裕舜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 外交策略
    尽管美国有强硬的计划,但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在亚太地区仍面临实实在在的挑战。除少数国家外,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避开地缘政治竞争。如果这些国家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摆脱外部议程的影响,就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古拉姆·阿里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外交策略
    对于今年金砖轮值主席国巴西来说,国际形势最大的变量和挑战莫过于特朗普颠覆国际社会认知的“常识革命”。吊诡之处在于,大幅“内顾”而对联手盟友领导全球自由秩序兴趣寡然的特朗普,却对金砖引领全球南方构建多极世界耿耿于怀,特朗普多次威胁要严惩金砖国家任何“去美元化”的合作。在此国际政治新生态下,金砖东道主巴西能否顶住压力顺利推进“大金砖合作”的各项议程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王友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 外交策略
    美国特色的多极世界是一个大国竞争的世界,中国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联的人”被视为对手。这场博弈被框定为零和博弈,外交手段的目标只是为了将竞争升级的风险降到最低。相比之下,中国的多极化的概念并不围绕“大国竞争”和零和对抗,而是强调共同致力于维护集体安全和其他共同利益。

    鲍韶山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创始主席
  • 外交策略
    特朗普引以为傲的伟大愿景再次成为其外交政策,让人怀疑美国与最亲密盟友的关系是否稳定。这种突然的范式转变是否会加强中国的全球地位?

    塞巴斯蒂安·康丁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 外交策略
    欧盟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台,美、德、法等拥有内向型议程的大国政府开始推出相关政策。对欧洲、北约和乌克兰冲突而言,这可能导致当代全球秩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黄裕舜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 军事安全
    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的军事合作日益加强,且都对中国的崛起表示担忧。但是,印度不愿全面加入军事联盟,这限制了该组织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影响力的效果。

    萨贾德•阿什拉夫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