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战争的八个教训2022-06-19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现在猜测战争何时结束为时尚早,但世界至少从乌克兰战争中得到八个教训。
- 俄乌冲突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2022-06-19
黄靖(Huang Jing)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
俄乌冲突的爆发使中国面临两难,中国坚持以“和平解决”为目的的“有原则的中立”。中美双方最严峻的挑战都来自国内。美国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是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 俄乌冲突加快国际经济秩序调整进程2022-06-16
余翔(Yu Xiang)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俄乌冲突的爆发为百年变局添加了新的时代注脚。叠加世纪疫情,俄乌冲突加速了国际经济秩序从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向多边平行体系并存的全球化演进。
- 俄乌冲突对国际核军控和裁军的影响2022-06-16
吴莼思(Wu Chunsi)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俄乌冲突再次对管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敲响警钟。国际社会应积极行动,改变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核军控和裁军方面的消极、无为状态,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各种机制和平台,重新激发有利于核军控和裁军的内生动力。
- 俄乌冲突不会改变中俄关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独立价值2022-06-16
赵隆(Zhao Long) 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助理
近年来,中俄关系已成为互信程度高、协作水平高、战略价值高的大国关系典范。俄乌冲突爆发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在外部环境受到的冲击,如何理解冲突对中俄关系内在逻辑的重塑能力,以及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成为判断俄乌冲突对大国博弈态势影响的重要参考。
- 乌克兰战争与国际秩序观的重构2022-06-08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国家在不得不面对恶性国际秩序时,不仅要善于与狼共舞,更要选择符合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发展道路,努力创造不战而胜的机会。
美国提出对华新战略面临多重制约2022-05-26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乌克兰危机后,拜登政府面临着明确对华政策及国家安全战略的更大压力,有可能加速提出一项以针对中国为重点的新战略。
- 俄乌危机与美国中期选举的三个观测点2022-05-2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在俄乌危机笼罩下,此次美国中期选举所蕴含的政治意涵更加丰富,对观察2024年大选也有更大的指标意义。
俄乌战争对台海局势的潜在影响2022-05-16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俄乌战争已经使冷战在欧洲复活。中国清醒地看到,除朝鲜半岛外,台海亦是可能使冷战在亚太复活的导火索。要避免这一重大风险,中美恢复加强政治安全对话、加强危机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冲突的边界2022-05-12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乌克兰危机是一场没有边界的冲突,打开的不仅是又一个战争泥潭,更是漫无止境的恶性竞争和秩序重组。
- 非国家行为体成为俄乌冲突“搅局者”2022-04-27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执行所长
非国家行为体介入俄乌冲突的行为事实上打造了新的博弈样式,其作用对国际力量对比态势、全球治理进程、乃至国际舆论和思潮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台海危局2022-04-26
赵明昊(Zhao Minghao)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俄乌冲突对台湾问题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显现,美国以“捆绑中俄”的手段,炒作大陆“武统”台湾的危机感,强化亚太地区国家对所谓“中国威胁”的认知。
俄乌冲突重塑拜登对俄政策2022-04-19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拜登政府的对俄战略目标已经转向“以压促变”。美国对俄政策调整不会改变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长期性和全面性。
俄乌冲突打乱美国外交战略理念和行动2022-04-13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俄乌冲突使美国全球战略顾此失彼的一面更加突出。这意味着中国将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政治结构,一个更具风险的外部安全环境,一个对“中国威胁”更有紧迫感的美国。
- 俄乌战争爆发,中美应当如何改善关系?2022-04-08
袁征(Yuan Zhe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或许拜登政府短期内放缓对华施压,但美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华遏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