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冲击”:特朗普的中印之怨2025-10-3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咄咄逼人的外交损害了美国与包括印度在内的主要盟友的关系。印度的回应是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中印关系缓和标志着亚洲大国将引领全球秩序向更加多极化的方向转变。
中国稀土垄断与矿产地缘政治2025-10-29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将其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强大战略工具,限制范围扩大到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从而增加了全球的依赖性。此举加剧了它与美国及其盟友的紧张关系,并突显对关键矿产的控制今天如何决定着经济和地缘政治力量的平衡。
阿富汗危机:中美关系的挑战与机遇2025-10-29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最近的事态需要中美就阿富汗问题举行高层对话,首先是即将在首尔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
同一海域,不同景象:菲中安全困境2025-10-28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中美竞争不断升级之际,菲律宾正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关系。马尼拉旨在缓解力量不对称,而中国对其海上邻国的反应表明,中国极不信任美菲联盟且警惕海上入侵者。
美国试图重返巴格拉姆是对中亚地缘政治的误判2025-10-14
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一次战略失败,重返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只会让美国在中亚陷入另一场代价高昂、造成分歧且容易失败的地缘经济战干预行动。
美国在阿富汗:现实还是幻想?2025-10-11
张志新(Zhang Zhixi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特朗普威胁要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以获取阿富汗丰富的矿产资源,并牵制中国等国。这是代价高昂的幻想。特朗普签署了2020年《多哈协议》,他的转向说明其外交政策是受政治报复心驱动。
美国不断施压和征加关税的背景下,中印关系解冻2025-10-11
利奥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经过多年的互不信任,中印两国正在谨慎地重建关系,包括重启边境谈判、恢复航班、复苏贸易,而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更加速了这一进程。华盛顿的选择性做法非但没有孤立莫斯科的合作伙伴,反而似乎让这两个亚洲竞争对手走得更近。
在战略上减缓南海紧张局势2025-09-3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与中国在南海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之际,菲律宾正大力加强与澳大利亚及其他西方伙伴的防务关系,大规模联合演习和扩大军事准入计划凸显了这一点。尽管中国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但中菲都有责任缓和紧张局势并寻求外交解决方案,尤其考虑到菲律宾明年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纽约宣言》:从美国助长动荡到中国带动发展2025-09-29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正如加沙种族灭绝共谋所证明的,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共生关系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排斥。该地区需要的是经济大发展。
新的战略篇章已经掀开2025-09-25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九三”阅兵及天津上合峰会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引起心理震荡,围绕中国战略崛起和“大陆联盟”的讨论继续深化,事实上已经按下激发各方加紧进行战略调整的“快进键”,正式掀开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国际秩序变革重组的新篇章。
美国成为特朗普中东政策的输家2025-09-22
牛新春(Niu Xinchun)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教授
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美国既不想大规模投入,又想保持影响力,这就需要有高超的外交平衡术,而这恰恰是特朗普最缺乏的。
《纽约宣言》:从美国主导动荡到中国主导发展2025-09-17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正如加沙种族灭绝共谋所证明的,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共生关系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排斥。该地区需要的是经济大发展。
聚焦和平与发展,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2025-09-12
傅莹(Fu Ying)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大使
2025年9月9日,第二届金融评论亚洲峰会(Financial Review Asia Summit)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会议由《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FR)和澳大利亚亚洲协会(Asia Society Australia)联合举办,邀请亚洲和澳大利亚政商两界知名人士出席,探讨亚洲面临的发展机遇,评估地缘政治变动带来的商业风险。中国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大使傅莹应邀参会发表演讲,并与AFR北亚记者杰西卡·西娅(Jessica Sier)进行对话。以下是傅莹大使演讲和答问的主要内容。
美俄峰会:欧洲与历史的岔道口2025-08-22
黄境(Jade Wong) 观澜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虽然阿拉斯加峰会预示着“大国协调”的回潮,但欧洲决不会主动放弃过去几十年的和平经验,几百年来深谙权力游戏的欧洲大国也不会被动接受其他大国强加的安排。
“特普会”的底层逻辑2025-08-18
田德文(Tian Dewen)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2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郊区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近两个多小时的小范围会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