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再迁就中国2018-08-01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最近的事件表明,美国几十年来对中国的通融政策正让位于加倍阻止北京的进步。然而,不合理的反制可能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注入不稳定性。要展示领导力,至关重要的是为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留有余地。
为什么中美很难达成贸易协议?2018-07-31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戴安娜·梁(Diana Liang) 布鲁金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者探讨了妨碍中美就当前贸易争端达成协议的政治与安全因素,认为这些绊脚石应促使我们从大局着眼,规避贸易战的灾难性后果甚至更糟的战争风险。
美国对华战略定位改变中美关系发展动力学2018-07-26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新态势,源自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和两国内外发展进程的相互激荡,是多极化国际关系格局下的大国博弈。中美双方都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这一历史发展进程。
- 对中国的错误指控2018-07-26
梅齐楚(Mei Qichu) 北京政治评论员
美中针锋相对的关税举措不断升级,将中国蔑称为不公平竞争者和过错一方变得流行。中国被指控欺诈美国、强迫外国企业转让技术、在贸易上奉行重商主义等。但仔细思考便知,上述指控毫无根据。
中美贸易战实质及演变前景2018-07-20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关系正接近临界点。贸易制裁与反制裁加剧了中美冲突升级和全球贸易混战的风险。但国内外的压力也可能让特朗普收敛其进攻性政策。
中美贸易战会成为欧盟的机遇吗?2018-07-20
凯瑞·布朗(Kerry Brown) 伦敦国王学院教授
继7月早些时候成功举行峰会后,许多观察家兴致勃勃地指出,欧盟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欧盟是否会有必要的战略眼光和投入,来切实利用自己与中国的新关系呢?
世界大变革中的中美关系2018-07-17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中美关系更显得是一对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世界秩序的积极演化将由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引导。
如何避免迫在眉睫的中美对抗2018-07-05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美两国如何保持令人满意的双边关系?道格·班多提出了在更严重的冲突出现之前纠正两国关系的三个方法。
大陆为何关注AIT新馆开馆典礼?2018-07-04
朱松岭(Zhu Songling)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中国大陆关注AIT新馆开馆,最主要是担心台湾当局借机进一步单方面改变现状,担心美国是否或明或暗予以确认或纵容。因为这会加剧台海紧张局势,迫使中国大陆明确表态并采取行动。
中美会进入“冷战”吗?2018-07-03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中美“冷战”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如果沟通处理得当不是不可避免。美国需要放弃沿袭“冷战”做法的惯性,试着以地缘政治和平共处模式处理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
中美是否陷入了“新冷战”2018-07-03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新冷战”并不是对中美关系现状的准确描述,但这一讨论的负面影响不应忽视。
美国中期选举如何影响中美关系2018-06-28
陈鼎(Dean P. Chen) 新泽西拉玛珀学院副教授
陈鼎分析了即将到来的美国中期选举对中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就选举短期前景来说,特朗普和共和党竞选人有可能炫耀他们的反华标签,以吸引民族主义选票,而民主党人则可能寻找一切机会盯着政府,看它是否放松了对北京的压力。
中国南沙部署新型导弹系统或成为地区转折点2018-06-15
史蒂文·斯塔什维克(Steven Stashwick ) 纽约独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据报道,中国在南沙群岛三座岛礁上部署的新型导弹系统可以瞄准南海南部几乎任何船只和大多数飞机。这极大地改变了该地区的战略环境。这些导弹的部署意味着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前哨基地不再仅是理论上的军事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限制中国学生签证谁会受损2018-06-15
马特·希恩(Matt Sheehan) 保尔森基金会非常驻研究员
据报道,本周美国使领馆收到指令,收紧向高科技领域研究生项目的中国学生发放签证。在这篇文章中,马特·希恩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接受更少的中国研究生,究竟谁会“受损”?
印太时代来临2018-06-14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在近期的香格里拉对话上,三种关于印太地区的不同叙事浮出水面。哪一种将成为主导这一日益重要地区的治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