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应等待特朗普下台的三个原因2018-11-05
杰瑞德·麦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等待特朗普政府下台从而与新一任美国总统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或许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从诸如国家补贴、知识产权、法律对等等改革议题,到加强中美两国关系,等待带来的风险显然高过回报。
中美关系能否从危险的边缘回归?2018-10-31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
中美关系下滑的速度超出人们预料。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两个国家是否会闭着眼睛跳入所谓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不惜发生战争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在推动加快这个下滑进程,但需仔细考量的是:“这是否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
以芬太尼问题为例,中美如何在竞争时保持合作2018-10-3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给两国在当前阶段如何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些启示。两国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在其他领域无法正常合作。
自我管控是中美关系最紧迫的挑战2018-10-29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为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偏移正确方向,双方需要真诚、平等对话,管控尤其是自我管控应成为刻不容缓的对话议题。
美国再秀肌肉或令台海危机重现2018-10-27
陈平平(Chen Pingping)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军方如在台湾海峡展示武力,无疑将对当前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使台海发生危机的概率陡增。
- 从日美贸易摩擦看中美贸易发展趋势2018-10-26
钟焰(Zhong Yan)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学部资深研究员
日美贸易摩擦进程为中美贸易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些方向性启示。
尽管有贸易战,但美国未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2018-10-25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唐纳德·特朗普发起了多边贸易战,可能没有比现在给中国贴上“货币操纵国”标签并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更好的时机了。所幸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这要归功于财长姆努钦和他的财政部班子。
中美冷战带来的附加伤害2018-10-25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随着全世界都在预测美中贸易战升级对国际经济领域的巨大伤害,这些紧张局势也可能让地球本身面临被破坏的风险。
竞争不应意味着放弃合作2018-10-25
伊丽莎白·史密特(Beth Smits)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
虽然副总统彭斯强调美国对华政策的竞争基调,其他人则指出中美双边关系的合作效用不应被遗忘。
中美两国的努力方向2018-10-23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中美关系正站在一个决定未来的十字路口。两国是让分歧全面爆发并走向对抗,还是努力管控竞争与分歧,坚持对话合作,给中美两国带来的将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与未来。
- 浅议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中美竞争战略2018-10-19
钟焰(Zhong Yan)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学部资深研究员
为确保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成功,美国将超越美中双边范围以及贸易摩擦领域,在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更广泛的经贸科技文化领域开展与中国的较量。
彭斯的中国政策演讲没有自圆其说2018-10-19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彭斯的演讲汇集了近年来美国国内对于中国的不满、猜疑和误解,给中美关系留下了更多的困惑。如何看待、处理这些困惑给中美关系的未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马哈蒂尔批评特朗普2018-10-18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联合国大会开幕以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亚洲政策以及他的个性行为一再提出尖锐批评。
彭斯演讲是转折点还是为中期选举做秀?2018-10-18
洪农(Nong Hong) 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对话”高级研究员
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的讲话标志美国的对华立场更趋强硬。特朗普政府如今采取这种公开对立立场,其背后的动机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