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裴敏欣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中美冷战带来的附加伤害

2018-10-25
2.jpg
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需要双方合作才能解决。

美中贸易争端的升级越来越被人们看成新冷战的开端。而这场巨人之战如果加剧的话,双方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即使赢家(更可能是美国)也会发现它的胜利得不偿失。

不过,付出最沉重代价的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事实上,虽然美中直接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新冷战无疑会造成影响深远的严重附带伤害,从而有可能危及人类的未来。

两国的紧张关系已经促使经济脱钩,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如果说,1991年冷战结束开启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黄金时代,那么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新冷战必然会造成分化和破裂。

不难想象世界将分裂为两个贸易集团,每个集团都以一个超级大国为核心。在集团内部,贸易能够继续下去,甚至繁荣,但两个集团之间的联系即便存在也所剩无几。

全球金融体系也将解体。特朗普总统政府已经证明,美国伤害它的敌人(比如伊朗)是多么的易如反掌,它通过实施制裁令它们无法进入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支付体系。有鉴于此,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和俄罗斯,甚至它的盟友欧盟,都在试图建立起可替代的支付体系,以便在将来保护自己。

这种经济上的破裂,再加上冷战意味着的更深层面的地缘政治紧张,都将破坏全球的技术格局。那些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技术转移和技术联动进行的限制,将造成对抗性竞争,导致技术标准互不兼容。互联网将分裂为竞争的域。创新受到冲击,从而使成本增加、普及速度放慢、产品质量低劣。

而深度分裂首先冲击的领域会是全球供给链。为避免遭受美国关税的打击,在中国生产或组装涉美商品的公司将被迫把生产设施迁往其他国家,主要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

短期内,这一波重新定位——中国是全球制造链的中心——将非常具有破坏性。新形成的支离破碎的供给链效率低下,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或劳动力的规模与技能上与中国相提并论。

但是,如果美国和中国真的下决心进行一场长期冷战,那么经济后果不管有多么可怕,与另一个后果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这个后果就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缺乏足够的强有力行动。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90亿吨,这使它成为世界最大排放国。美国远远地排在第二位,每年排放约50亿吨。如果这两个总共占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38%的国家无法就气候行动找到共同立场,那么人类将注定错失防止灾难性全球变暖的最后机会。

中美冷战使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加大。美国会坚持要求中国大幅削减排放量,因为从绝对数上看它是世界头号污染国。而中国会反驳说,无论按累计还是按人均衡量,美国都对气候变化负有更多责任。这两个身陷地缘政治竞争的国家哪一个不会愿意让步。已经困难重重的国际气候谈判将陷入僵局。即使其他国家达成一致措施,没有美国和中国的参与其效果也不足为道。

人类的希望之一在于技术创新。但这类创新,包括过去十年可再生能源的飞速进步,都有赖于相对自由的跨境技术流动,更不用说中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的非凡能力了。

在冷战导致的经济分裂中,特别是在上述对贸易和技术转移的限制下,亟需的突破将更难实现。因此,已经难产的气候变化技术解决方案实际上成为一种妄想,而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将变成现实。

美中两国改弦易辙还为时未晚。问题是,在决定是否这样做的时候,特朗普和习近平主席主要甚至唯一关注的可能是国家利益和个人政治考量。这是短视的。在两位领导人让两国万劫不复,今后几十年陷入灾难性的、本可避免的冲突之前,他们应该仔细思考这一切不仅对美中两国,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he Sino-American Cold War's Collateral Damage”(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