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时代以“大国对抗”为美国外交政策核心2019-01-31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金融时报》外交专栏主笔
华盛顿正在着重表达一种新的不详主调。
由少到多:中美文化交流40年2019-01-31
凯西·巴尔巴什(Cathy Barbash) 独立制作人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文化交流蓬勃发展,但意识形态和结构差异使这种关系不断复杂化。
自满和歇斯底里之间2019-01-18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那些宣称“中国主导世界秩序”和“美国时代终结”的人,他们没有看清美国长期的实力优势,也未能认清“合作竞争”的终极目标。
- 资本主义危机与中美关系的演变2019-01-18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遭受了一系列巨大打击,这将使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大,未来的起起伏伏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中美关系:2018年回顾与2019年展望2019-01-15
彼得•比特纳(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师
2018年对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来说是激烈、动荡和难以预测的一年。2019年开局,美中两国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得更加糟糕,两国关系状况也是如此。在贸易方面,中国和美国都受到特朗普总统热衷的关税战的困扰。在国家安全方面,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海的局势仍高度紧张。在公共事务方面,中国似乎在压制美国在这个中央王国推广其文化。
中国对中美经贸冲突的反制措施2019-01-13
乔里奥·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特朗普政府正系统性地攻击中国经济,远不止解决贸易失衡这么简单。作为回应,中国启动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放松了货币政策,并加倍下注21世纪关键行业的国内产业政策。虽然两国政府最近同意停火,但前景并不乐观。在谈判继续的同时应通过其他措施来缓解双边紧张局势。
非洲需要中美发展经济,而不是新冷战2019-01-1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最近白宫公布了新的“非洲战略”。该战略谋求军事化并将中国描述为一种威胁,但这两点都是错的。中国和美国发展经济才会给非洲带来巨大好处。
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的思考2019-01-09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但是两国可以把握当下,设计未来。
双40周年的历史价值2019-01-07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40年前发生的两个历史性事件使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大国,同时也惠及美国的利益。
孟晚舟事件传递什么信息2019-01-04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优先”原则下,美国为一己私利可以不择手段。而“国家安全”也成为美国贸易壁垒的新借口。
华为事件凸显中美长线博弈风险2019-01-04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面对贸易战背景下“司法政治化”带来的泛政治风险,孤立的企业合规与维权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国家层面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加以支撑。
中国专家眼中的中美关系2019-01-04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国要做好应对各种事变的准备,要适应面对两个美国的现状:一个是特朗普的美国,一个是其他的美国。
芬太尼问题与中美合作2019-01-04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 前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高级职员
某些美国政客和媒体一直利用芬太尼问题抨击中国,但该问题不应该被政治化。今天,双方正通过外交和执法互动进行基于专业的禁毒合作。
美国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有三点战略考虑2018-12-20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反映了两点新动向,更折射出其背后的三点战略考虑。
针对华为的战争2018-12-18
杰佛瑞·D·萨克斯(Jeffrey D. Sachs)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华为首席账务官孟晚舟的被捕,是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冲突不断加剧过程中的危险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