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合理的应对2020-03-12
陈东晓(Chen Dongxiao)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团结、协作、共情是人类抗击大规模传染病的唯一正解,同时要加快转变全球卫生安全观念,避免在“恐慌-忽视”两极中摇摆。
- “科学的反击”2020-03-11
周建成(James Chau) 中美交流基金会总裁
The China Current继续对COVID-19疫情做特别报道。请前往我们的社交媒体@chinacurrent和我们的网站获取采访、视频和播客。我是周建成。谢谢。
- 失败的国际合作加剧病毒的危害2020-02-14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就在美国、中国和世界经济前景逐渐黯淡之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许正趋于稳定。可悲的是,很多经济、仇外和病毒造成的损失是因为合作滞后。
- 现在是团结一心而非污名化的时刻2020-02-08
周建成(James Chau) 中美交流基金会总裁
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引发恐慌会摧毁医疗工作者领导应对的努力
- 美国涉港法案是非法长臂管辖2019-10-18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美国支持香港反对派及台独势力是典型的对他国国内事务的长臂管辖,对中国国家主权利益以及国际法原则构成了直接损害。
- 当谈到香港,我们在谈论什么?2019-10-17
李环(Li Hu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长
“修例”风波是香港泛民主派掀起的一场政治斗争,矛头直指今年年底开启的连串选举。
- 70年来的中国与世界2019-10-14
薛力(Xue Li)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70年来中国始终致力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是“和而不同”,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合作实现发展。
-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019-10-09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中国要想保护它与全球金融、数据和知识体系的关系,需要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需要决策者采取大胆、明智和创新性行动。
- 中国新疆“教培中心”真相2019-09-02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新疆设立教培中心是挽救有轻微犯罪行为或违法行为人员、从源头反恐防恐的一种探索。
- 传播是人与人的对话2019-08-19
傅莹(Fu Ying)
在这样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舆论既可以朝积极的方向影响政策的选择,也可以朝消极的方向裹挟判断。越是在国际关系出现困难的时候,越不能放弃沟通,不能轻视舆论和传播工作。
- 公开信未能消除对中美关系的短期忧虑2019-07-19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公开信对中美两国对对方的政策性认知均有纠偏意义,但不大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方式,更不足以改变中方对“美对华政策正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判断。
- 冷战后美国知识精英对华认知变迁与中美关系未来2019-07-05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美国知识界对国际秩序和对华认知的变迁始终存在着乐观论和悲观论。系统地了解美国知识精英对中国的认知极其重要。只有拉长历史维度,才能让我们避免下以偏概全的短视结论。
- 美国诬陷中国“偷技术”难以服人2019-06-20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说中国通过间谍活动偷美国的尖端技术,是美国败坏中国声誉的惯用手段。这种只服从政治需要的无根无据指责很难服人。
- 信用——中国日益强烈的诉求2019-05-20
秦晓鹰(Qin Xiaoying)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标志着中国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己经摆脱了不讲究信用的自然经济水平,也逐步脱离了原始状态的重商主义阶段。
- 中美教育交流的长期必要性2019-05-16
汉娜·菲尔德舒(Hannah Feldshuh) 分析家
中美教育交流质量和互惠关系的恶化会产生明显的后果。对两种政治制度之间的差异缺乏了解,意味着会根据过时的信息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