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陈东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唯一合理的应对

2020-03-12
chendongxiao.jpg

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截至4月2日,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除中国外,全球各地新确诊病例数量继续大幅上升,其中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伊朗受创最严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究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次团结合作、共同阻击疫情大流行的历史机会,还是会诱发人们更加以邻为壑,从而削弱国际社会在卫生防疫领域的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根基?疫情的国际蔓延是会促进国际社会构建“更安全的全球化”,还是对业已出现的逆全球化推波助澜?

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正反两种情景都确乎存在,而且相互交织、相互博弈。譬如,世卫组织在最短的时间里,用现实和虚拟的平台召集400余位全球顶级病毒和疾控专家,引导他们就病毒溯源和防控疫情等重要问题开展研讨,迅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资助研究的优先领域等。用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亚•斯瓦米纳坦的话讲,全球科学家的这种团结合作、集体攻关乃史无前例。但同时,伴随疫情开始全球蔓延,围绕病毒来源和疫情起源国的各种污名化泛滥。一些国家还出现了对特定人群的种族歧视。更有甚者,部分美国政府高官大打疫情的意识形态牌,继续毒化中美关系气氛,却对如何把握机遇、重新激活中美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视若罔闻。这些不同方向的情形和力量交锋、博弈,其态势关乎这场全球新冠疫情的结局,更影响未来人类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前景。

病毒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这时候初步总结国际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对仍在持续中的全球防控新冠疫情阻击战尤其重要。这其中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人们总结和思考:

首先,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对阻击大规模传染病蔓延的价值究竟何在?从SARS、H1N1、埃博拉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及防控经验来看,国际合作对于阻击大规模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新型病毒引发的疫情而言意义重大。以这次国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一方面,中国作为疫情最前沿的国家奋力阻击乃至做出巨大牺牲,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防控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国际医疗科研合作、国际医疗物质支持、国际权威学术机构等积极参与,包括世卫组织为阻止疫情时期污名化、政治化扮演正本清源的角色,不仅有助于中国,更有助于世界其他地区尽早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和有效的防控体系。尽管全球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体制和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同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合作,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其次,怎样全面理解中国在抗击疫情总体战中的经验及国际意义?各国国情和能力不同,病毒和传染病各有其特征,人类防控传染病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积累和完善之中,所以防控疫情在世界上无法遵循统一模式。但及时阻断疫情传播,尽早发现和救助感染者,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付出的努力最大,采取的举措最严,获得的直接经验最丰富,目前防控疫情的成效也最显著,得到了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中国在抗疫中的许多举措和经验,包括全政府、全社会的动员体系,空前阻断疫情扩散的强力措施,及时充分地与世卫组织等开展信息沟通和知识分享,深度参与国际医疗合作和集体攻关,等等,是取得防控积极成效的重要保障。其中,中方强调的“统筹兼顾”、“科学防控”、“精准应对”和“因时、因地、因情”灵活调整的原则,尤其值得国际社会借鉴。

第三,如何进一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治理体系的能力建设?这次国际社会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再次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所面临的短板和困难。一方面,不同国家在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社会规范、价值观、公共卫生资源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卫生安全风险的分布特性以及应对这些风险的资源储备存在不平衡,加之地缘政治和国际安全冲突等原因,导致发生在一国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对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构成严峻挑战。为此,我们一是要加快转变全球卫生安全观念,避免在“恐慌-忽视”两极中摇摆;二是要加快弥补全球公共卫生突发应急机制的短板,尤其是要加强许多公共卫生能力薄弱国家的核心监测和应对资源的能力建设,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切实遵守《国际卫生条例(2005)》,从而有效阻击疫情的全球蔓延;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全球卫生领域的领导力,弥补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的资源短缺,着力减少国际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政治化和污名化对全球防控疫情大局的干扰;四是要加强国际社会在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分享。

人类同病毒和疫情斗争的历史已经而且将继续证明,团结、协作、共情是人类抗击大规模传染病的唯一正解,也是促进国际社会构建“更安全的全球化”的重要桥梁,更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