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勒索攻击对中美网络安全合作的启示2017-06-2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
“想哭”勒索攻击事件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宝贵的启示,澄清了一些国际互联网合作的迷思。这些启示也将给中美网络安全合作带来帮助。
美国南海政策是否已经成形?2017-06-19
张舒(Zhang Shu)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从近期南海最新动向看,美国新政府南海政策正日趋成形。但南海问题不再是特朗普政府优先议题,“自由航行计划”不会是美国南海政策或者亚太战略的全部内容,中美关系仍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放心还是失望?2017-06-16
姚云竹(Yao Yunzhu) 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少将
尽管“再平衡”、“重返亚洲”这类标签消失了,马蒂斯的亚太政策声明仍包括了奥巴马政府的所有核心内容。政策延续固然有安抚作用,但如果该地区想寻找有创造性的新路径维护和平与稳定,那一定会失望。
蔡英文执政一周年观察2017-06-12
朱松岭(Zhu Songling)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如果任由民进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以民进党政治定位转变为法律定位为目标,任由它为此而继续采取各种改变现状的做法,未来的两岸关系可能非常危险。
马蒂斯为中国提供解决朝鲜问题合作机会2017-06-09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利用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平台,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在发言中批评了中国的一些行为,但也提供了在朝鲜问题上合作的选择。他安抚盟国,重申同盟关系,并表达了为解决国际挑战进行广泛合作的立场。
美国与朝鲜走向冲突2017-06-09
霍华德·斯托弗(Howard Stoffer) 纽黑文大学国家安全部副教授
无所事事并不可取。像安理会6月2日的联合国决议那样采取有限步骤虽然值得欢迎,但仍缺少实质行动彻底扭转半岛安全形势。失误和灾难一触即发,而金正恩依然我行我素。
美国企业应如何解释并影响中国新《网络安全法》2017-06-06
罗吉尔•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与政策比较项目研究员
随着中国新《网络安全法》不可避免地即将生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外国企业能够做些什么来适应或者减轻该法的影响。中国的政治计划从各方面说都是自我生成的,这几乎自动意味着与外国商业同行的接触是受限的,或者是受控制的。外国企业必须明白这一点,以便定位自身对经济发展进程的潜在贡献,使其成为一个增长路径。
一个温和建议:承认朝鲜2017-06-02
彼得·穆迪(Peter Moody) 美国圣母大学教授
进步派人士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之后,现在正是恰当时机,去考虑是否应彻底反思美国的对朝政策。
拥有航母对中国意义何在?2017-06-01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海上贸易占世界贸易的90%,因此像马六甲海峡这样的国际“咽喉”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大贸易国来说至关重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并无野心控制这些海峡,但也不希望这些海峡被他人控制。中国航母在海外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与“亚太稳定倡议”2017-06-01
孙韵(Yun Sun)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
崛起的中国和拥核的朝鲜这两大安全担忧促使五角大楼支持一项未来五年内投入75亿美元以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存在的计划,但这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更广泛的政策和亚太军事立场仍有待观察。
美国政策缺失加重亚洲安全困境2017-06-01
安德鲁·路德维格(Andrew Ludwig) 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初级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对亚洲的态度缺乏明确性与一致性,导致该地区陷入了安全困境。美国的行动与无所作为,为军备竞赛和更多的地区不稳定制造了空间。为消除眼下初见端倪的安全困境,美国必须着手实施连续性的接触政策和明确的亚洲战略。
摩苏尔之后,“伊斯兰国”何为?2017-05-1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伊斯兰国”在摩苏尔和拉卡的战场失利,并不意味着其背后所代表的“圣战”暴力运动的终结。它只是表明我们面临的国际恐怖活动威胁和全球反恐战争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华盛顿的东亚盟国或可体会到安全依赖的危险代价2017-05-18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虽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有许多好处,但它也有消极一面,当盟国的基本防务要依靠美国时,它们就放弃了决策自主权。搭美国的安全顺风车并不真的免费,事实上,继续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的代价可能是毁灭性的。
危险:以国家安全名义让保护主义合法化2017-05-17
丹尼尔•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国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提高钢铁和铝的关税,中国就可能更无拘束地宣布它对外国半导体的依赖是一种国家安全危机并正式加征关税,印度也可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农产品进口实行新限制。“潘多拉盒子”将被打开,那些逃出来的祸患将让贸易体系背负重压。
特朗普政府的太空安全战略2017-05-02
琼•约翰逊-弗里兹(Joan Johnson-Freese)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
如果过去可以预示未来,那么我们知道无论美国发展什么能力,其他国家也会发展。它引发当下的安全困境,长期困扰以技术防御技术的太空战略,特别是美国和中国这种情况。在制定应急作战计划,发展新作战技术的同时,全力以赴加强沟通,阐明对负责任太空参与者的期望,将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不幸的是事非所愿,虽然近两年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的空间外交工作取得了空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