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非洲“撤军”了吗?2019-01-09
王磊(Wang Lei)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研究员
美国军事力量不会真正从非洲“撤离”。随着时间推移,非洲也将出现类似东南亚“经济发展更多靠中国,军事安全更多靠美国”的现象。
中国专家眼中的中美关系2019-01-04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国要做好应对各种事变的准备,要适应面对两个美国的现状:一个是特朗普的美国,一个是其他的美国。
芬太尼问题与中美合作2019-01-04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 前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高级职员
某些美国政客和媒体一直利用芬太尼问题抨击中国,但该问题不应该被政治化。今天,双方正通过外交和执法互动进行基于专业的禁毒合作。
崔天凯:发展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维护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2019-01-02
2019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纪念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美国《今日美国报》发表题为《发展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 维护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署名文章,回顾两国建交4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展望中美关系未来。
美国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有三点战略考虑2018-12-20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近期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反映了两点新动向,更折射出其背后的三点战略考虑。
- 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谈判任重道远2018-12-18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越方寄希望于中方尽快拿出时间表是不切实际的,而就划界的基本要素达成一致意见才是谈判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步骤。
孟晚舟被捕与加中关系的风险2018-12-14
休·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从中国视角来看,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被捕更多透露出美国想方设法遏制中国技术崛起的企图。
必须重新定位中美关系的未来2018-12-10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需要对两国关系共同给予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明确定位,形成处理问题的标杆和基准,确保两国关系不出现根本性、方向性的逆转。
中美两国有可能走向全面对抗2018-12-06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美国统治精英所谋求的目标不仅仅限于对中国发动的经济战,而是要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科技等领域与中国进行全方位对抗。
民主党夺回对众议院控制影响几何?2018-11-27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中期选举结果对特朗普的掣肘将主要表现在美国国内问题上。
美国是世界的,还是世界是美国的?2018-11-27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在大变化、大发展、大调整的新历史时代,无论国力多强,各国都是“世界的国家”,都需要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
崔天凯大使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2018-11-27
日前,崔天凯大使接受了《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记者杰拉德·赛博(Gerald Seib)和鲍勃·戴维斯(Bob Davis)的专访,就中美关系、中美贸易问题等回答了提问。
危险的先入之见2018-11-26
汤姆·哈珀(Tom Harper) 英国萨里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博士研究生
中国将在拉美地区复制其在非洲的成功经验。西方对中国参与拉美事务的回应通常建立在两种成见上,其一是认为中国只会撒钱,忽略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多元化特点;其二是将中国视为和苏联类似的修正主义大国。要对中国行为作出正确回应,应当抛弃这些有缺陷的先入之见。
美国正在寻求中美关系的新范式2018-11-22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戴安娜·梁(Diana Liang) 布鲁金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尽管美国两党都支持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特朗普与习近平的协议不会持久2018-11-22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金融时报》外交专栏主笔
军事紧张局势的日益加剧使得中美贸易争端更加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