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意义与重要性2017-03-27
曹赞文(Don M. Tow) 二战亚洲史实维护会新泽西分会会长
“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加强不同背景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让人们认识到,要想实现双赢,彼此必须和平地合作。
中美如何处理数字贸易2017-03-22
苏珊·阿里尔·阿伦森(Susan Ariel Aaronson)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跨学科研究员
金伯利·安·艾略特(Kimberly Ann Elliott) 美国全球发展中心访问学者
在2月24日的讲话中,美国总统特朗普阐明了他的贸易政策策略。美国将开展双边而非区域或多边协定谈判,将偏爱美国的生产商而非市场力量。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意味着美国这个长期以来致力于通过达成贸易协定减少全球贸易壁垒的世界领导者出现了彻底转变。
真正的“双赢”:绿色金融的中国领导力2017-03-22
伊丽莎白·史密特(Beth Smits)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
“双赢”是北京最喜爱的词汇之一,无论是被戏称为中国对外关系的宣传口号,还是被解读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这一词汇无疑是北京官方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寻求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获利并不容易,尤其在全球层面上;但在绿色金融这一领域,中国距离实现这一词汇的真正意义已经不远了。
特朗普的假想敌2017-03-20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将按照自己的需要和逻辑谨慎地推进金融开放。不管特朗普说什么,中国所采取的措施不会让中国成为美国的敌人。
中美不会发生贸易战2017-03-20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光伏产业的贸易摩擦曾导致两败俱伤。中美之间爆发全面贸易战不可能,但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性贸易战将难免。
冷静看待TPP走势2017-03-20
陈友骏(Chen Youjun)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尽管美国宣布退出TPP,但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仍在TPP问题上表现出“不死心”的态势,甚至有可能在暗中谋划一个“没有美国参加”的TPP合作框架。
人民币作用增加,美国落后了吗?2017-03-10
理查德·伯德金(Richard C. K. Burdekin) 美国克莱蒙麦肯纳学院经济学教授
忽视巨龙,它会吃了你。与巨龙对着干,它会压垮你。骑上巨龙,它的威力和能量才能为你所用。
美国与中国的未来产业创新之争2017-03-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到2020年,美国与中国的创新竞争将加速。讽刺的是,特朗普的白宫选择了穷国产业政策,而中国却拥抱了富国的政策。
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期待2017-02-28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特朗普及其团队具有强烈的现实和功利色彩,这使得摩擦之后的妥协成为可能。中国无意取代和扮演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特朗普也许最终会意识到,中国崛起无碍美国的伟大,美中之间能够塑造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的“相互确保繁荣”原则2017-02-16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
除了术有专攻的政界和学界知识分子,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向来是一种在很大程度上互惠互利,然而却充满误解的关系,也是一种常常被美国的欧洲中心世界观所掩盖的关系。
特朗普的“政策悖论”2017-02-15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特朗普新政”的核心是“美国优先”下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因此无论是就业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能源政策以及外交政策,无不与所谓的纠偏“全球化轨道”为出发点。但“特朗普新政”存在着诸多悖论,对美国经济而言蕴藏着巨大的政策风险。
“黑天鹅”恐变“白天鹅”2017-02-13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曾经被视为“黑天鹅”的事件渐渐变成了“白天鹅”,混乱、动荡、冲突与矛盾成为当今世界常态,对全球金融局势来说尤为如此。未来几年,全球有可能进入新的“金融周期”,货币政策大分化风险进一步增加,引发资产配置和资本配置的转向。
特朗普与德国:进入中国市场的冲突2017-02-13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无论特朗普总统蛊惑人心的演讲如何充满戏剧性,对于他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来说,更有助益的是增加对华出口,而不是减少从中国的进口。这样一来,中国巨大的市场就成为美国与德国地缘经济竞争中的“金苹果”(译注:希腊神话中导致特洛伊战争的根源),而且德国已经在中国国内掌握着重要的生产网。与义和国和八国联军时期不同的是,中国这一次可以自己选择主要的商业合作伙伴。
新的中美经济关系?2017-02-06
芭芭拉·哈克曼·富兰克林(Barbara Hackman Franklin) 芭芭拉富兰克林企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一场贸易战,正如一些人预料的,会让两国都受伤,会给其他很多国家带来不确定性。这种做法不属于21世纪这个互联互通世界的任何地方。我相信它能避免。我确实相信,两国元首是务实的,明白其中的利害所在,会展开沟通和谈判,让两国共赢。
BAT值得担忧但无需过度担忧2017-02-03
史剑道(Derek Scissors) 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
美国的整体税收改革是一个巨大话题,但是其对国内的影响才最重要,而非贸易赤字是否缩窄。同样,如果美国出台任何类似于针对中国商品征收35%过境税的措施,北京将作出强硬回应。但至于目前的BAT,最符合北京利益的做法是聚焦解决自己的国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