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品牌化与政策:叙利亚问题上的中国与美国

2019-02-18

就美国与中国的叙利亚政策而言,品牌化与政策息息相关。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对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表达支持,另一方面北京将自身定位为多边主义的强力维护者。这一态势在两国的中东决策上一览无余,其中又以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背道而驰的政策最为明显。近期,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从叙利亚撤军的决定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国中东战略可持续性的质疑,以及特朗普对于单边政策的支持将如何影响美国盟友和支持者。同时,中国的叙利亚政策有时会受到两种互相冲突欲望的驱使:一方面,中国想要利用自身在叙利亚问题上扮演的角色来证明其作为一个大国的正当性,而另一方面中国想断言叙利亚局势是一个基于大国角力的国际体系失效的明证。

虽然中国声称在叙利亚问题上毫无私心,但北京同时承认它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东来实现其“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畅想。中国需要稳定来获取商业利益,并实现习近平提高中国作为全球行为体声望的设想。在实际操作层面,中国通过利用国际组织等媒介,以有限的成本扮演了更为活跃的角色。而对于特朗普而言,他通过撤出驻扎在叙利亚的剩余2000名美国士兵这种前后矛盾的要求来鼓吹其“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独特品牌。虽然这种宣称美国军队撤出叙利亚的声明对于其基础选民而言效果良好,但这些承诺已经引发来自国会议员和军事顾问的强烈反对。正如特朗普已经发觉的那样,口口声声宣布撤军的同时继续推迟发布撤军时间表,这样做更加轻松。展望未来,关键问题是美国将怎么做?中国对于叙利亚日益增长的兴趣会给国际社会的叙利亚政策带来剧烈变化么?

叙利亚是北京中东政策的缩影

一些中国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彰显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要求中国增强在叙利亚的存在感。《环球时报》评论员兰顺正认为,中国对叙利亚局势态度的转变显示了中国在中东地区政策上的转变。根据兰顺正的观点,中国更积极地介入中东事务是受国力增长的驱使,以及承担“大国”责任的愿望和能力。此外,北京需要与中东地区建立强大的外交关系来确保该地区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来源之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枢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思科认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正在扮演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包括就叙利亚问题支持地区各方进行磋商,并参与联合国联合决议。虽然吴思科盛赞中国的调停手腕,但其他一些人士批评北京与莫斯科共同阻止联合国通过对阿萨德政府进行制裁的决议。这些批评人士认为,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行动应当意味着坚决反对使用化学武器。

虽然一些中国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叙利亚政策是其以大国方式行事的明证,其他一些中国人却认为叙利亚局势恰恰显示出现存大国体系的脆弱之处。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认为,美国利用对中东地区的干涉来威胁中国,并控制该地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认为,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分歧显示出大国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紧张态势。他认为,这种不和谐造成了叙利亚的僵局,强化了大国合作的不足。

华府异议者:美国叙利亚政策的不可预见性

同时,特朗普叙利亚政策的突出表征是不可预见性和内部分歧。特朗普于2018年12月19日宣布,将在30日之内从叙利亚撤出美国军队。这一决定遭到一系列白宫成员以辞职抗议,同时引发人们对突然撤军将令中东地区再次陷入混乱、令ISIS、俄罗斯和伊朗占据上风的担忧。这一宣布并非出自传统的跨部门探讨,而是特朗普麾下的国防部长及将军们的攻其不备,这激怒了共和与民主两党国会议员。自最初宣布撤军以来,特朗普及其团队已经开始改变主意,称美国军队将在30日至4个月之内撤出叙利亚。

除了凸显特朗普政府糟糕的政策制定和不切实际的时间表之外,异议人士反对撤军的原因还在于此举将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库尔德人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人士坚称,如果美军从叙利亚撤离,土耳其部队将针对库尔德人发动攻击,而库尔德人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的忠实盟友。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称,土耳其会保护这一地区,但他拒绝保证库尔德部队的安全。

展望未来:叙利亚何去何从

中美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观点分歧巨大,但无一指向对当地复杂、动荡冲突的快速解决之道。中国方面,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柳丰华等在内的分析人士支持中国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减少与美国在叙利亚的冲突。中俄两国通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拥有相当强劲的纽带。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撰文写道,叙利亚以及其他中东问题不应由一个国家解决,也不应个别处理。相反,应当全面解决所有中东问题。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并未就美国的叙利亚政策给出一个明确的设想,特朗普自己的发言也常与政府顾问和国会议员相冲突。最初推迟传递出的讯息是从叙利亚撤军是一个精细的过程,很可能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完成。最终,叙利亚的现状很可能持续下去,美国在该国维持最低限度的军事存在,而中国会加大言辞力度,同时控制实质承诺。

结果就是随着叙利亚在战火中枯萎,美国和中国都会把对该地区的言辞作为提升各自公众形象的工具,而不会付出高昂代价或做出切实承诺。中美之间围绕叙利亚的持续竞争不会令一个已经饱受冲突摧残的地区受益,相反这将损害在分裂各方之间进行调停、从而实现稳定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