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美国应让亚洲其他国家对付中国的崛起

2018-02-09
S2.jpg

如何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华盛顿非常棘手的外交政策挑战。不仅是因为中国崛起,而且因为习近平主席日益专制的政策。这一结果对许多美国人可谓不详。

美国历届政府的首选战略,即保持在东亚的军事优势,已经不能持久。这种策略并非保卫美国所必需。针对中国投射军力比保护美国免受中国攻击成本高得多,而中国威慑华盛顿比华盛顿要挟中国成本小得多。

这一切使华盛顿的战略在财政上不可持续。国会预算办公室去年估计,到2022年前后,美国将再次出现上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今后十年美国财政赤字总额将达10万亿美元。

由于共和党敷衍塞责的财政政策,分析人士担心最早明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就会达到1万亿美元,突破美国已经高达20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并使大约200万亿美元的累计财政缺口(这笔欠债虽然承诺付息,但却没有后备资金)雪上加霜。

到某个时刻,华盛顿要么被迫削减开支,要么就得面临财政灾难。不过美国人不会同意为了在台湾、钓鱼岛/尖阁群岛和其他外国领土问题上与中共对峙,而削减社会项目支出,把钱用于军事开支。

华盛顿应侧重于推动少数与自身有关的重要利益,如航行自由,而不应试图建立遏制体系。此外,美国应该后退一步,让中国的邻国自行采取它们认为必要的应对措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中国最重要的潜在对手也许是日本。19世纪后期以来,两国关系历经艰难,有时甚至是暴力。拥核的中国不再轻易受日本威迫,但彼此仍深怀敌意。随着北京的“和平崛起”变得更为自信,甚至咄咄逼人,东京开始逐渐扩大军费支出和调整防务政策。(朝鲜也助长了日本的鹰派作风。)

首相安倍晋三正推动修改所谓的《和平宪法》,授权日本发挥更大军事作用。甚至有人说要增添航母,形成先行阻止敌方导弹发射的能力,同时发展核武器,尽管韩国没有核计划或美国不关闭核保护伞的话,后者可能性不大。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的其他邻国,它们一度囿于二战记忆,但现在也开始告别过去。东京与澳大利亚加强了防务合作,两国正寻求为日方人员参加联合演习缔结一个军事到访协议。悉尼洛伊研究所的尤安·格雷厄姆指出:“日本达成这类协议不会轻而易举。协议将提供一个框架,这样两国就不必每次打算演习的时候,都单独谈判一个协议了。”中国欲将其金融影响力转变为政治影响力的企图,也在澳大利亚引起争议。

曾被日军残酷统治的菲律宾,如今也鼓励东京更有作为。去年日本宣布为马尼拉提供备用直升机零件,捐赠飞机,并训练菲律宾飞行员。

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争议让中国和越南互生嫌隙。越南上世纪70年代末与中国打一了场短暂而残酷的战争,现在一直在寻找新朋友。其结果是,日本与越南拓展了防务关系,包括港口停靠和海军演习。去年底两国防长还举行了会晤。

印度也正在发挥日益强大的地区作用。长期以来北京对印度的潜力不以为然,但近年印度经济增长加速,纳伦德拉·莫迪总理似乎有能力与习近平主席一较高下。尼赫鲁大学的海孟德(Hemant Adlakha)最近指出中国学者的转变,称他们越来越把印度当成仅次于美国的中国第二大竞争对手。

当缅甸受西方制裁时,是印度帮助它抗衡中国的影响。印度从2000年开始与越南建立军事关系,此后这一关系不断扩大。去年越南外长访问新德里,表示要“加强”两国伙伴关系,为“稳定、安全与繁荣”作贡献。印度还向越南出售反舰巡航导弹和先进的地对空导弹。

去年12月,印度和菲律宾举行了海上军演。更重要的是,11月总理莫迪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面,双方签署了防务合作与后勤谅解备忘录。

印度还扩大了与日本的关系。此外,今年1月印度邀请东盟十国领导人出席了一年一度的共和国日阅兵式。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提塔南·蓬苏迪拉克观察到:“把印度包括进来,东南亚国家认为它是一个能抗衡中国的潜在巨人。”事情的重点不在于“与中国一对一比赛”,印度布鲁金斯学会的德鲁瓦•贾伊尚卡尔指出。“但如果你能提供哪怕是一部分替代力量,那也是有帮助的。”新里德似乎越来越有意在中国的领土上向它发起挑战。

当然,这些国家都不想打仗,美国应当鼓励区域和解。不管华盛顿限制中国的短期愿望是什么,一个和平的亚洲还是让美国获益良多。

至于对中国,美国应强调共同利益,如双边贸易和朝鲜无核化。华盛顿应该后退一步,而不是在军事上大张旗鼓地试图遏制中国。对华盛顿来说最好是从远处制衡,依靠北京的邻国尤其是印度和日本的天然竞争,缓和来自中国的威胁势头。

中国还将不断壮大,它的邻国也是。华盛顿的最佳政策是弱化军事角色,留给中国的邻国去决定如何最好地应对一个有可能愈发自信的中国。其终极目标不是遏制中国的潜在增长,而是确保东亚仍保持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