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郑羽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从普京访华看中俄关系

2016-07-07

2016年6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正式访问。这是双方实施例行首脑会晤以来时间最短的一次,但宾主双方发表的各项文件还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来,2016年中俄两国首脑会晤应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例如庆祝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但客人行色匆匆,这反映了普京政府不利的内外处境。

从与外部关系看,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与欧盟国家不仅不断深化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而且开始在国际事务领域孤立俄罗斯,将俄罗斯踢出八国集团,在联合国拒绝俄罗斯的《反恐议案》并拒绝在该领域与俄罗斯合作。俄罗斯在叙利亚耗资巨大的空袭行动,只是在军事上挽救了岌岌可危的阿萨德政权,但没能打开与美国和欧盟在反恐领域合作的大门,因而也未能达到与西方缓和关系的目的。

此外,西方在20国集团框架内排斥与俄罗斯的对话,同时加强俄罗斯周边北约国家的军事部署,不断举行各种军事演习。奥巴马政府制定的2012-2020年四阶段欧洲反导计划得到相关东欧国家的密切配合,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在东北亚地区,美韩两国鉴于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再度出现,正抓紧磋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做法,被国际社会众多国家理解为纯粹的侵略行为,使其国际形象大为受损。可以认为,俄罗斯正处于苏联解体后最恶劣的安全与外交环境之中。

从俄罗斯国内情况看,尽管普京个人的支持率有所上升,但国内经济情况持续恶化的势头难以改变。2015年俄罗斯GDP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3.7%,按美元计算下降35%。由于油价下跌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和经济大幅缩水,俄罗斯领导的在2015年1月正式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出师不利。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统计,欧亚经济联盟2015年内部贸易额与其前身欧亚经济空间2014年的数据相比下降约25%,而且贸易结构中原材料比重上升,工业制成品比重下降,相互投资严重萎缩。同时,俄罗斯为支撑乌克兰东部军事形势和援助东部地方武装也花费不小。俄罗斯经济捉襟见肘,而且看不出近几年可以复苏的迹象。这些使普京执政集团甚为焦虑。

在这种国内外背景下,普京此次访华肩负着多重目的。其一,与中国联手共同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例如批评美国为谋求国际霸权而滥用武力,破坏国际法,从而扮演维护国际道义的角色,洗脱自己“侵占克里米亚”的不良名声。发布《中俄关于促进国际法的声明》意图就在于此。

其二,面对北约各国加强军费开支,特别是在中东欧与东北亚加紧部署和计划部署各类反导系统的现实和前景,俄罗斯感到了空前的安全压力。但在经济一片萎靡之下,它已经没有能力在导弹防御与突破领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因此,普京希望与中国联手对美国的行为施加国际压力,尽可能地阻止其计划,因而双方发表了《中俄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

其三,扩大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争取中国的经济援助是普京此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2014年4月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经济制裁后,中国不仅表示反对,而且不断给予俄罗斯经济援助。例如,华尔街中文网2016年4月30日报道称,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多宗贷款援助,其中包括修建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液化天然气项目、远东农业发展项目,还包括一些金融和石油方面的合作,总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此次访问中,双方签署了大小经济合同与协定30余个。

就目前的形势看,俄罗斯比中国更愿意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强硬的反美立场,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跟从者的角色。这一点,可以从中共党代会报告的国际部分和每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少提到多极化和改造现有国际秩序得到证明。但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给中国施加的压力,使中国政府不拒绝借助俄罗斯的力量谋求某种战略平衡。因而,中俄两国这种安全政策上的合作与军技合作还将持续。

中国国内经济界和学术界都有观点主张对俄经济援助要谨慎和量力而为。他们对俄罗斯的还贷能力和获得贷款后对中国开放合作机会的能力与诚意有所质疑。但应该看到,中国的援助既是经济投资,也是政治投资,一个垮掉的俄罗斯是无法分担中国的国际压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对俄援助的政策仍将继续。

中国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贸易量和科技含量萎缩,中俄经贸合作对中国的经济意义其实而在缩小,它实际上承载了更多的政治意义,即让俄罗斯不能公开反对中国的中亚政策和在原苏联地区推进“一带一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