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相互经济毁灭"的虚与实2025-10-15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经过数月不断升级的关税和报复,中美两国达成脆弱的休战协议,并开始稳定双边贸易和技术关系。尽管芯片、稀土和农产品出口的紧张态势仍持续,但两国都认识到彼此的弱点,从而在经济威慑而非经济优势基础上,实现了谨慎但可能持久的缓和。
中国不寻求新“特殊和差别待遇”的战略影响2025-10-01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国宣布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一次高度策略性的政策宣示。它既是为应对外部压力与推动世贸组织改革作出的战略性让步,也是配合国内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一次制度性调整。
中国“反内卷”运动的外交政策意义2025-09-30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已经影响其全球贸易伙伴,尤其是欧洲。就中国贸易前景而言,它的“反内卷”能告诉世界什么?
特朗普关税让世界支离破碎2025-08-15
周小明(Zhou Xiaoming)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原副代表
对最贫穷国家的高额惩罚可能破坏这些脆弱经济体的稳定,剥夺数千万贫困人口的生计。特朗普的关税不仅不合理,而且不道德。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欧盟能否用“经济优先”应对“特朗普冲击”?2025-08-14
董一凡(Dong Yifan)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
欧盟推进“经济优先”的实践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其对美国的策略性妥协也在不断侵蚀自身的经济独立性。
“战略愚蠢”:特朗普、贸易与新美国单边主义2025-08-13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将积极的外交接触与对抗性贸易政策相结合,导致盟友关系疏远,并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尽管美国工业的衰退确实让人担忧。特朗普的贸易议程旨在重组全球贸易以促进美国利益,但独断专行和联盟的缺失削弱了其有效性,非但无法恢复制造业实力,反而可能导致美国被孤立。
欧洲和中国能否达成气候合作?2025-08-09
伊曼纽尔·格林(Emmanuel Guerin) 欧洲气候基金会研究员与首席执行官特别顾问
李永怡(Bernice Lee)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杰出研究员与特别顾问
欧洲和中国都将未来押在绿色增长上。为赢得这一赌注,并充分享受脱碳带来的益处,双方必须在清洁贸易和投资领域找到共同目标——这是自身战略利益与全球公共品趋同的少数领域之一。
美国关税泛滥将重塑供应链2025-08-07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 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任后美国关税不断升级,这种通过征收高额定向关税并迫使亚洲经济体投资美国制造业的做法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随着制造业从中国及其邻国流出,墨西哥等国家可能受益,印度则面临被落在后面的风险。
美国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利益2025-08-04
何伟文(He Weiwen)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总统强烈反对全球化,声称全球化造成美国巨额逆差、就业岗位流失、制造业外流和中产阶级收入下降。但数十年来美国经济和技术的强劲增长,恰恰是全球化的结果。
特朗普关税让北京获益2025-08-01
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美国意在迫使中国让步,但未能奏效,只是激励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接触,并通过本土技术研发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美欧新贸易协议:欧盟“政治止损”与“经济失血”的对赌2025-07-2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协议的最大意义是为欧盟赢得3–6个月的战术喘息,而非战略性和解。只要欧盟仍把“战略自主”作为长期目标,而美国继续以“交易式多边主义”取代规则式多边主义,双方围绕市场准入、产业补贴等议题的新摩擦就随时可能爆发。
华盛顿新的贸易包围战略可能适得其反2025-07-29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保护主义策略理论上是为美国创造贸易优势并排挤中国,但又认为世界仍需要美国的消费者。贸易战期间各种新关系的形成可能意味着美国受到冷落。
特朗普2.0时代非自由贸易的终结2025-07-09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全球贸易正经历演变,但并非走向终结,因为美国保护主义的结构性限制和不受美国影响的区域协议兴起,正支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仍然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力量,但以其为中心的贸易体系正在逐渐衰落。
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符合长远逻辑2025-06-04
王玉柱(Wang Yuzhu)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美国有效的再工业化进程需要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面对外部市场的剧烈竞争,与来自中国的产业体系配套是最具经济性和竞争力的选择。
- 特朗普式动荡能被缓解吗?2025-05-09
徐奇渊(Xu Qiyuan)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美国当前的经济困境可以直接归咎于总统,因为他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破坏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数十年经济管理磨练出的传统政策工具已不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