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马拉雅山足够大,容得下中印两国2017-08-2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
世界上并没有通过阻止别国发展获得安全的成功先例。无论是阻挠中国在洞朗地区筑路,还是抵制“一带一路”倡议,都不可能加快印度自身的发展。与其被动担忧和防范中国崛起,不如尽快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的开放式合作倡议中去。
- 洞朗对峙印度错在哪里?2017-08-29
王世达(Wang Shida)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印度为了证明其非法进入洞朗地区而编造的借口根本站不住脚。印度不能也不应该低估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能力,否则将面临无法承受的后果。
- 重要的“一小步”2017-08-28
朱锋(Zhu Feng)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框架协议的签署虽然只是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向前迈出的一小步,但实际上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 特朗普的南海政策会比奥巴马强硬吗?2017-08-28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介入南海问题的执行“效率”显然超过前任奥巴马政府,显示出特朗普作为一名成功商人直逐利益、讲究效率的本质。中国政府应坚持在战略层面上保持清晰的认识和定力,在战术层面上形成常态化的应对方案,一定程度上“借势发力”巩固在南海的维权行为。
- 中国必须引领亚太地区和平2017-08-25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东京自由撰稿人
随着朝鲜政权进行更先进的导弹试验,美国及其盟友的谴责和武装准备不断升温,中国必须引领各方走向和平了。通过专注达成核不扩散和地区稳定,习近平的国家可以带领亚太地区远离战争。
- 迎来50周年的东盟不会发生巨变2017-08-24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几乎一直会让人产生提及南海争端的期待,以至于衡量一届会议成功与否的标准被简化为最终官方声明就南海问题的措辞是否足够强硬。但是考虑到东盟年度会议涵盖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简化既令人遗憾又有失公允。
- 华盛顿不应在朝核问题上指责中国2017-08-24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肯定希望有一个独立但却友好的缓冲国。为此,它拒绝美国提出的对朝鲜实施毁灭性经济制裁的要求。但这种立场并不代表它想惹怒美国,而是北京认为这攸关国家安全。
- 美国对朝政策突变可能性显著增大2017-08-21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缺乏应对朝鲜核导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核心利益遭受前所未有威胁的情形下,美国对朝鲜动武的可能性正在显著增大。特朗普的鲜明个性和国内政治因素叠加,更可能进一步促其铤而走险。
- 全球能就网络空间规范达成一致么?2017-08-15
罗吉尔•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与政策比较项目研究员
美国政府既为匿名通信软件提供资助,同时又试图破解。中国政府一方面试图推动其国家信息通讯技术领军企业在全球的成功,一方面又在其自认为的网络领土边界设立越来越高的防火墙。如果国家无法在本国网络事务上采取一以贯之的立场,那么诸如联合国政府专家组(GGE)等试图为全面协议奠定基础的机构又有多大成功几率呢?
- 朝鲜或许再次决定美中关系的未来2017-08-15
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与日本研究项目高级副总裁
如果金氏政权垮台,美中两国会有合作的共同基础。但如果没有更多技术上的、现成的交流,朝鲜巨变带来的冲击就可能导致互不信任和敌意,让美中在整个地区的长期地缘政治目标的根本分歧曝露殆尽。
- 圣战:向亚洲转移2017-08-14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随着“伊斯兰国”在中东土崩瓦解,它需要在其他地方获得胜利,东南亚遂成为圣战恐怖活动新战场。为遏制恐怖主义,让“亚洲世纪”得以延续,东盟、美国、中国、其他域内大国和中东需要新形式的合作。
- 美国会打朝鲜吗?2017-08-14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避免战争仍是世上最好的选择,即使狂躁的特朗普政府似乎也承认这点。但这需要中国的合作,而特朗普政府正竭力疏远中国。
- 中国和美国:面对现实 对话朝鲜2017-08-1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由于朝鲜正接近其最终目标,即拥有对美进行核威慑的完整能力,我们可以期待朝鲜更加理智自信,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这样也将减少朝鲜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敌意。
- 洞朗地区属于谁?2017-08-09
樊高月(Fan Gaoyue) 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退役大校、前首席专家
中国和印度军队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处存在争议的边界地区对峙已经接近两个月,全世界都在发问:这块争议区域究竟属于谁?通过梳理现存证据,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答案,并步上通往和平的道路。
- 南海共同开发协议面临风险2017-08-09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从理论上来看,在声索国之间达成资源共享协议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杜特尔特需要克服重大法律和政治障碍来与中国落实共同开发协议,包括修改菲律宾宪法,基本放弃本国的仲裁胜利,克服根深蒂固的公众对与中国缔结资源共享协议的反感。对杜特尔特来说,这将是一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