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贾春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美国核战略新态势值得警惕

2018-02-13
S3.jpg

2月2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核态势评估》报告,系统阐述特朗普政府的核战略。新报告的基调、重点及涉华表态等与2010年《核态势审议报告》有明显差异,其危险倾向值得警惕。

与2010年报告相比,新报告以下四点值得关注:

首先,大幅提升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奥巴马任内曾发起“无核世界”倡议,2010年报告多次表示要“减弱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作用”。特朗普政府彻底扭转该基调,认为美军在陆、海、空、天、网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已受到挑战,因此更强调核武器在维护美国与盟友安全、慑止核战及常规战争等方面的作用。新报告明确宣称要打造“现代化的、灵活的、有弹性的核能力”,使其发挥多重作用。

其次,核战略首要目标从应对核恐怖主义和防扩散转向“慑止核及非核攻击”。2010年报告认为“全球核大战威胁已经不存在”,将“防止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作为核战略五大关键目标之首。新报告则将“慑止潜在对手发动任何规模的核攻击”作为美核政策最优先目标。

第三,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大力发展低当量核武器。2010年报告承诺要“减少核武器在威慑非核袭击方面的作用”,“只在极端情况下考虑使用核武器”,“不对加入并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新报告有两点变化:一是强调要用核武器“慑止非核攻击”,二是弱化“不对加入并遵守《核不扩散武器条约》的无核国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宣称“美国有权调整上述承诺”,这实际是要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

第四,推出专门的对华核战略,宣称要做好应对与中国冲突的准备。新报告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专门的对华核战略,宣称“做好坚决回应中国常规或核攻击的准备”。

新报告展示了美国核武器维护、研发和使用的中长期规划,对国际安全有风向标意义。因此,美国此次核战略的调整将牵动各国安全决策,并给中美战略平衡带来一定影响。

其一,核武器在国际斗争中的地位将“触底反弹”。冷战期间,美苏在核军备竞赛白热化后开始核裁军进程,共同致力于防止核技术和核材料扩散,核武器的地位开始缓慢下降,直至美国提出“无核世界”理念。新报告强调核武器在大国竞争、核威慑、安全危机中的作用,将核武器现代化作为军力建设的优先任务之一。这可能带来示范作用,从根本上逆转长期以来核武器地位下降的态势,增加了全球范围内发生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风险。

其二,拥核和用核门槛降低,世界核军控规则受到挑战。美国提出装备新式低当量核武器、研制中程核导弹及用核武器反击非核战略袭击等,对当前全球核稳定态势和通行规则带来了强烈冲击。一是美国发展低当量核武器并强调其“非核属性”,这可能刺激更多国家研发此类武器。二是中程导弹可能改变大国核稳定基础,让美国能够近距离威慑其眼中的战略对手,打破大国核稳定。三是美国提出“极端情况”下可能率先使用核反击,此类情况包括美国的基础设施遭到致命性网络攻击、美军遭到生化武器攻击等,这意味着用核门槛的降低。

其三,中美战略稳定或受到冲击。中美战略稳定主要基于“最低威慑原则”,即中国有足够“二次打击”能力,可在遭受核打击情况下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对美国大城市造成威胁。然而,美国提升“饱和打击能力”,包括研发低当量核武器、升级“三位一体”核能力、研发潜射核巡航导弹等,将增加美国“饱和打击”并摧毁中国全部核报复能力的几率,对中国的生存构成重大威胁。同时,美国加速反导部署,包括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在美国西海岸加强陆基导弹防御、向日本出售反导系统,势必提升美国战略防御能力。这些举措,从长远看可能威胁到原本就相对脆弱的中美核战略稳定。

可以说,美国新版核战略进攻性和冷战色彩十分浓厚,也非常危险,因而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