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后,中美还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吗?2021-04-22
王辉耀(Wang Huiyao)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倡导美国重回多边主义,许多人期待其摒弃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进而缓和中美关系。然而,目前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依旧不明朗。4月6日,全球化智库 (……
世界比以往更快、更深、更融合、更开放,更脆弱2021-04-21
王辉耀(Wang Huiyao)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暴露了现阶段全球化发展的问题。一方面,科技创新驱动全球化快速发展,将劳动力、生产和市场的分配重新洗牌。另一方面,随着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全球范围内兴起,促使部分国家和地区提倡去全球化政策,给全球化发展与全球治理带来严峻挑战。3月29日,全球化智库 (CCG) 邀请到《世界是平的》作者、三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知名作家、记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与CCG创始人王辉耀展开对话,就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的新趋势、全球治理面临的困境、如何建立中美双方信任、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成就等话题深入探讨。
中美竞争究竟在争什么2021-04-20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美没有领土争端,双方也没有美苏时代的意识形态极端对立,因此,避免单纯用地缘政治或意识形态零和竞争来定义经济和技术领域的竞争,就显得尤为重要。
- 拜登对华外交未走出“特朗普泥潭”2021-04-16
朱锋(Zhu Feng)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在外交领域,尤其在对华政策上,拜登政府的表现不仅平庸,甚至还继续充斥着要升级与对抗的风险。
- 中伊战略合作计划是合力对抗美国吗?2021-04-16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伊合作协议本身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但由于中伊两国在目前国际环境以及对美外交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协议本身在客观上产生了提振伊朗对美外交博弈的信心,也增强了中国在对美外交中的砝码。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2021-04-15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美国一直谋求建立一个完全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即所谓“新世界秩序”,它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
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轮廓初现2021-04-15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更聚焦,且更具意识形态色彩。它将捍卫美国实力基础、促进有利的国际权力分配、维持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作为核心国家利益,做法是实行“有边界的国际主义”,保持与世界接触并适当收缩战略目标,同时鼓励盟友与伙伴分担责任。
欧洲需要采取更可持续的对华政策2021-04-07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欧洲内部要求推进对华“利益外交”和“道德外交”的诉求都在上升,这种两头兼顾的方式使欧洲面临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回应失衡的全球秩序2021-04-06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由于过度护持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强势国家加剧了全球秩序的失衡。中俄“桂林会晤”是制衡全球秩序失衡的必然反映。
- 中美阿拉斯加会谈达成哪些共识2021-03-30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中美如何平等打交道,如何竞争性合作,是21世纪的历史性课题。两国政治家正在不断调试,其间出现分歧争吵不可避免,但相信双方最终会达成“新型中美关系”的共识。
- 中美关系进入过渡时期2021-03-27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过渡期。两国关系不会是特朗普时期的延续,但也不会回到奥巴马时代。经过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将进入竞争性共存的新时期。
布林肯的对华政策无益于美国民众2021-03-26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与两党温和派的希望相反,布林肯的对华愿景建立在特朗普-蓬佩奥的单极基础之上,让美国的企业和民众付出代价。半导体业崩溃只是未来的前奏。
安克雷奇会晤后中美关系向何处去2021-03-26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安克雷奇会晤未能有效弥合众多议题上的分歧,但这种努力至少有助于厘清双方在什么议题上存在冲突风险、需要严加管控,在什么议题上拥有共同关切、可以存异求同。未来即使中美能够避免以“恶性竞争”定义两国关系,双方之间的竞争仍将是宽领域、多层次的。
超越困局,以终为始2021-03-26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
现在中美关系似乎进入一个平台期,未来的中美关系会再度下滑,还是能在平台期稳定下来,进而上升和发展,关键是两国能否在同一个国际秩序框架内解决彼此合理关切,实现和平共存。
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把握中美竞争的前提2021-03-25
王义桅(Wang Yiwei)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重建中美政治互信的关键。美国应理解重塑共产党观,并籍此重塑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