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阿里腾讯竞争的最前线2018-06-14
约瑟芬·沃尔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网络安全政策副教授
阿里和腾讯不断升级的竞争,以及这两家公司的反竞争策略似乎并没有引起政府监管的关注。这可能部分是因为中国政府急切想发展国内科技领域,因此不愿干预其最成功的两家企业。
中国能打赢贸易战吗?2018-06-08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虽然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陷入贸易战会让美国、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许多利益受损,特朗普却有可能被迫率先退让,而中国的全球实力与影响力得到提升。特朗普过度自负,他可能输掉贸易战,中国则可能胜出。
来自伦敦的呼唤:新“沪伦通”登场2018-06-01
理查德·伯德金(Richard C. K. Burdekin) 美国克莱蒙麦肯纳学院经济学教授
陶然(Ran Tao) 威斯康辛大学白水分校副教授
预计将于年内开通的“沪伦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或将极大促进中英两国之间的投资机会。新推出的“沪伦通”还将帮助其他欧洲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独特性的衰落与重振2018-06-01
迪尼•麦克马洪(Dinny McMahon) 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MacroPolo研究员
本世纪理当是中国世纪,这是中国历经40年的艰难改革与牺牲取得来之不易繁荣的结果。它仍有可能实现,但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一代领导人能否让中国经济的独特性再现魔力。
- 双边方案难解美国多边困境2018-05-31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任何用双边方案解决多边问题的努力都会适得其反,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不祥后果。
惠台31条:从理念、原则到政策2018-05-29
朱松岭(Zhu Songling)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惠台31条集中反映了大陆积极探索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理念、原则和政策,是两岸走向全面深入融合发展的里程碑。
当前中美关系走势的五个困惑2018-05-29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当前的中美关系相对于以往出现一些明显的不同,我们一时无法看清这些不同是结构性重大变化,还是一些个别现象。这给我们判断中美未来走势带来不少困惑。
全球贸易理论的危机2018-05-23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我们正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贸易体系危机,它不是简单地来自于坏的法律、孱弱无能的机构、鲁莽的领导者或无赖国家,而是来自于我们用以理解全球政治经济的错误理论。正在逼近的中美贸易战就是我们了解世界方式不当的现实后果之一。
中美贸易谈判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2018-05-23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结构性合作潜力毋庸置疑。但解决中美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利益博弈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谈判过程。
中日关系新起航折射世界经济新时代2018-05-23
刘军红(Liu Junho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新产业的出现、新风险的酝酿,在客观上要求中国与日本走到一起,共同应对时代变化。
结束贸易战:应对科技领域紧张态势2018-05-18
扎克·蒙塔古(Zach Montague) 《纽约时报》新闻助理
从本质上来说,眼下美中两国贸易关系遭遇的困境仅仅是双方在科技领域长期存在敌对情绪的最新表现。华盛顿应当把当下的形势看成一个机遇,以具有建设性的方式与中国展开接触,并自省该如何加强自身科技领域。
美中很难达成贸易协定2018-05-18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眼下,中美两国之间需要的是双方展开更有效的协商并展现出更多善意,尤其是美国方面。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关于贸易如何运作的最基本教育也必不可少,因为美国政府似乎把贸易逆差与真正的经济失败混为一谈。
贸易战是把双刃剑2018-05-18
赵天一(Amy Zhao) 纽约大学纽约校区华盛顿广场在读硕士研究生
扭转贸易逆差只是一个借口,特朗普及其政府的目的是终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进程,最终推迟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WTO规则是贸易谈判的关键2018-05-17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要贸易谈判,不要贸易战。
中美关系再定位:临界点、转折点,还是新起点?2018-05-10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中美两国并非正在接近一个所谓没有回头路的转折点,而是迈向在新平台上共处、博弈的起点。双方目前迫切需要澄清各自的战略意图,避免紧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