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影响与趋势2018-09-11
邓正莱(James A. Dorn)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出于安全考虑实施保护主义的主要风险在于“国防牌”有可能使用过度,从而在安全名义下让合法的贸易和投资受到限制。
- 人民币不是打贸易战的武器2018-09-11
德博拉·埃尔姆斯(Deborah Elms) Elms) 新加坡亚洲贸易中心执行董事
一些观察人士担心,中国政府会把人民币贬值作为贸易战的武器,但实际经济情况并非如此。
- 贸易战与台湾问题的纠缠2018-09-11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美国民众关注的焦点在于自身的安全与利益。要正确了解美国政客与民众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差异,同时也要注意贸易战和台湾问题的捆绑效应。
- “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经济维度2018-09-05
乔里奥·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除了军事目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倡议还服务于各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目的。日本,从较小范围来说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都在寻求增加地区政治影响力,支持本国的出口产业,避免地区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
为什么人民币贬值?2018-08-31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虽然一些观察人士对人民币贬值感到担忧,但以往的经验教训明确告诉人们:不必惊慌。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地面风景2018-08-31
查尔斯·史蒂文斯(Charles Stevens) 自由撰稿人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通过推动中国与中亚、高加索地区和中东的经济合作,重振一个古老的权力、文化和商业中心。史蒂文斯认为,虽然创建该经济带的目标之一是推动跨欧亚大陆的连通性,但沿着这条关键经济走廊畅游一番却显示出这一愿景距离实现为期尚早。
城市如何拯救中国2018-08-30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通过摒弃旧理论和引入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国正在创造国内需求,助力未来发展。
美中经济关系的未来:是伙伴还是对手?2018-08-30
西蒙·莱斯特(Simon Lester) 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欢(Huan Zhu) 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短短几年前,中国和美国还准备在多个领域成为合作伙伴,今天两国却几乎处处针锋相对。这种关系向何处去,现有国际机构和原则如何能够影响它的未来?
经常账户很重要2018-08-29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在一个全球化的国际商业世界里,经常账户状况可以决定国家是敌是友。
贸易战是否会给中国金融科技造成伤害2018-08-29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会给中国金融科技带来什么影响?徐赛兰分析了可能的结果,包括对电子支付、消费者贷款、网上理财和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短期不利影响。
特朗普是否正把“过分的特权”武器化?2018-08-23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似乎特朗普政府通过在国外制造经济危机找到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方法。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把美国“过分的特权”武器化与特朗普一心想减少美国贸易赤字是背道而驰的。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2018-08-22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8年全球经济分化加剧,中国经济亦稳中有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仍将遵循“三调”“六稳”。
美国“印太愿景”遗漏亚洲的发展2018-08-22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愿景”并不是中国及其他国家在亚太地区发展计划的替代品。这是一场地缘政治游戏,受益的可能主要是发达国家。亚太地区需要的是可持续的、长期加快经济发展的计划,而不是新的地缘政治分歧。
“不可能三角”下的中国宏观政策调整2018-08-20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不仅需要短期政策调整,更需要改革与开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趋势不但不会逆转,扩大开放政策的内涵和层次还会有新变化。
美国对中国债务危机的危险误判2018-08-20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措施有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进而迫使中共在商业上早早投降的战略观,是出自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严重误判。这种误判可能加剧并延长原本有限的贸易战,给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带来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