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美网络空间关系半年评估

2016-06-17

随着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以及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结束,或许是时候对中美网络空间关系作一次年中评估了。总体来说,出于三个原因,人们有理由对这一关系保持谨慎乐观。

cyber-624x416.jpg

首先,2015年6月,疑似中国政府的网络间谍活动使美国人事管理局数据泄露,但这回没有披露出类似事件。但它并不意味着这期间没有发生过此类攻击。不过,两国都选择在2016年不对任何大规模攻击行为进行公开渲染。这表明,双方至少打算尝试寻找某种网络空间运作模式,以免对双边关系的其他领域产生溢出效应。

其次,2015年9月签署的中美关于不从事或不有意支持商业网络窃密协议,看来产生了一定影响(加上经济制裁威胁)。虽然难以一一核实,但多位重要的美国安全专家均表示,过去几个月里,美国私人部门受有中国政府背景黑客攻击的次数下降了。一位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对《金融时报》说,这或许表明,“中国人进进出出,有恃无恐,四处打砸抢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中国黑客更加小心地隐匿他们的行踪,这多少有助于双方在谈判中将网络问题非政治化,即使攻击还在继续。

第三,中美之间的正式对话创造了真正的机会,使双方在对付网络犯罪和网络空间行为规范方面慢慢形成机制化合作。5月,中美高级别专家组首次开会,讨论国际规范及其他安全相关议题。美国国务院称此次对话“富有成果”。而不久前结束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再次确认,中美双方“重申不得从事或者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包括贸易秘密以及其他机密商业信息,以使其企业或商业行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近举行的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对话,进一步拓展了2015年12月会议制定的合作指导方针与机制。2016年4月,中美还就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保护进行了桌面推演。

尽管如此,主要障碍依然存在。

首先,虽然或许中国政府支持的对私人部门的攻击有所减少,但美国总统奥巴马却延长了因为美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不断遭受网络攻击而于2015年4月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他在今年3月的一封信件中为扩延国家紧急状态辩解道,“源自美国本土以外,或者全部或主要受美国本土以外人员指使的重大恶意网络活动,继续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构成非同寻常的威胁”。鉴此,美国可以继续实施经济制裁,并对涉嫌网络攻击国家的国民实行旅行限制。这显然不是投给中国政府的信任票。

第二,最近对话进展缓慢,美国私人部门和军方(以及美国情报机构)都对奥巴马政府减少中国有政府背景网络攻击的举措不满。美国国防部官员和私人部门代表多次向媒体表露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网络反击的可能性。五角大楼和私人部门都对美国现有网络威慑战略感到不快。特别是,美国国务院的“抵消性威慑”概念,以及“网络空间内负责任国家行为的自愿规范”,被看成是在中国持续不断的攻击面前软弱不堪。故此,美国国内利益相关各方存在的明显分歧,也有可能导致中美双边对话中断。

第三,在网络治理、中国新反恐法、两军网络空间关系等方面,中美之间仍存在根本性分歧。中美双方都在不停建设自己的网络武库,对对方网络进行探测。在多次讲话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誓要提高中国的网络作战能力,要加强“网络防御和威慑能力”。但正如我以前提到的,美国国防部也发表了新的战争手册,主张对敌对国家的网络和信息系统预置“逻辑炸弹”。这将进一步刺激竞争,制造不信任。无论是在网络武器还是网络空间整体军事化方面,中美双方都不愿让发展受到限制。

然而,中美网络空间关系的分析家们必须要考虑对话的终级目标。

这就是,重要的是要明白,中美审议的最终目标不是终结国家支持的黑客,或终结包括网络间谍在内的其他形式网络攻击,而是要建立一个框架,它不仅有助于防止网络空间分歧对双边关系其他领域的影响,也有助于双方就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即和平)的构成达成谅解。在这方面,我们或可期待未来数月能取得某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