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崔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美俄关系缓和能分化中俄吗?

2021-07-02

6月16日,拜登和普京在日内瓦举行首脑会谈,同意就战略稳定及网络安全展开对话,一度紧张的美俄关系有所缓和。

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分化中俄关系。美国战略界一直有“联俄抗中”的想法。既然冷战期间美国可以联中抗苏,那为何不能如法炮制联俄抗中?据说基辛格在特朗普执政时曾向白宫提出过类似想法,更有匿名美国官员撰写《更长的电报》,建议缓和美俄关系,离间中俄。此次与普京会谈时,拜登劝他不要与美国对抗,因为中国崛起会损害俄罗斯利益,离间之心昭然若揭。但是,即使美国有此意图,恐怕也很难如愿。

首先,美俄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国国内反俄情绪高涨。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美俄关系一度紧张,跌至30年来的最低点。俄罗斯陈兵乌克兰边境,北约在俄边境开展大规模演习,美国指责俄“镇压”国内反对派,并将美国基础设施遭遇网络攻击归咎于俄罗斯。美俄矛盾不可调和,根源在于俄罗斯渴望恢复大国地位,汲汲于地缘政治空间,而美国对其充满疑虑,竭力加以遏制。此外,美国以“民主政治”为立国之本,不太可能放弃输出价值观和不干涉他国内政,而俄罗斯虽早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但仍坚持国家主权至上,反对外来干涉,因此美俄间观念对抗不可避免。美俄会谈前夕,美国前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前《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方谈判代表罗斯·戈特莫勒等人都撰文探讨如何让美俄关系取得进展,但前提都是对俄保持高压。拜登计划提名主张改善美俄关系的俄罗斯问题专家马修·罗扬斯基为国安会俄罗斯事务主任,但终因反对声音太大,被迫放弃。

其次,中美俄关系今非昔比,不能生搬硬套。冷战期间,中美之所以能实现关系正常化,使中美苏大三角发生巨变,是因为中苏之间出现重大分歧,甚至兵戎相见,美国尼克松政府才得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分化中苏。而如今,中俄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分歧,反而同被美国遏制,只能抱团取暖。在经济上,美俄年贸易额只有约200亿美元,中俄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是俄能源的最大客户。因此,除非其中一方对外战略发生重大调整,中俄基本不存在被美国分化的可能。

最后,美欧联合制华与美俄改善关系不可兼得。美国遏制中国有两个选项:一是联欧抗华,二是分化中俄。如果欧俄关系没问题,则二者可以同步进行。但在欧俄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二者相互抵牾,不可兼得。近年来,受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毒杀间谍案、“镇压”国内反对派等事件刺激,欧洲出现强烈反俄情绪。以往只是部分中东欧国家出于历史原因对俄反感抵触情绪强烈,但现在西欧国家反俄情绪也开始上升。2021年北约峰会后发表的公报,将俄视为欧洲安全最大威胁,60多次提到俄罗斯,力度空前。而要分化中俄,美国必须在一些问题上对俄让步,如解除因为人权问题和吞并克里米亚而实施的制裁,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会得罪欧洲,使欧洲对美国信心下降。美方在会谈前宣布豁免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制裁,不能算是对俄的重大让步,更多是为讨好欧洲,默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现状。权衡利弊,比起为分化中俄而对俄让步,为迎合欧洲安全关切对俄强硬是美国更合理的选择。在中美战略竞争中,欧洲在技术、市场和软实力这些方面具备优势,是美国遏制中国得力的助手。

此外,拜登要煽动欧洲盟友共同对付中国,而欧美对华看法存在温差,因此美欧需要做些利益交换。在欧洲眼里,俄罗斯是迫在眉睫的地缘政治威胁,中国只是“系统性对手”,是长远威胁,而美国是将中国视作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遏华心态更为急迫。要动员欧洲参与对中国的遏制,美国首先必须满足欧洲的短期安全需求,即遏制俄罗斯。

综上所述,美俄关系缓和不会分化中俄。当然,俄罗斯也不会全面倒向中国,其对外政策更为务实,希望在中美之间游走,实现利益最大化。美国能做到的只是争取稳住俄罗斯,防止其坏了美国对华遏制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