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 杨璨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领导人气候峰会召开在即,国际社会各有所期

2021-04-27

4月22-2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组织召开领导人气候峰会,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截至目前,美国已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38个国家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除了各主要国家领袖外,部分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如孟加拉、马绍尔群岛、不丹等国领导人也受邀出席。作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首场重大气候外交,并且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最高级别的气候峰会,此次会议备受瞩目,东道主美国及国际社会各有所期。

美国:重拾领导力,重塑气候信誉

美国将在本次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具有雄心的”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将其作为《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承诺到2030年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48%至50%,甚至进一步提高到53%。而气候遗产显著的奥巴马政府仅承诺到2025年温室气体较2005年减排26%-28%,相比之下,拜登的目标几乎翻了一番,如此激进的减排目标正是拜登政府寻求重获国际信任和树立榜样形象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举办领导人气候峰会也是拜登对竞选承诺的兑现。其上任当天即宣布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于就任百日内召集领导人峰会,以激励国际社会奋起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本次峰会还将重新召开由美国主导,17个国家参加的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变化论坛。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都曾举办过该论坛,而特朗普任期内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放弃了这项活动。本次峰会和论坛都将成为拜登政府气候外交战略的重要抓手,其成功举办将有利于美国巩固盟友关系,恢复其在国际社会的气候信誉,展现其在气候多边进程中的领导力。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将优化拜登政府在国内的施政环境,有利于获得更多环保主义者的支持,为其刚刚推出的2.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争取更多的民意支撑。

中国:坚定立场,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外交部表示已收到峰会邀请,正在研究。从《巴黎协定》的签订到生效,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在疫情蔓延,美国上届政府断然“退群”,国际气候合作陷入停滞之际,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极大的提振了全球信心。可见,全球气候合作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引领。领导人气候峰会若缺少了中国,势必也不是成功的峰会。4月14日晚,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抵达上海,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将同其在上海举行会谈。作为拜登政府首位访华的内阁成员,白宫方面表态称克里此行是一次聚焦气候变化合作的访问,更多是一种功能性的。笔者认为,克里此行主要是为即将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进行“游说”,双方在会前进行互表。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会参加本次峰会,但中方必将坚定立场,在国际社会已有框架下按照既定路线与拜登政府的气候计划进行对接与合作,不做有损中国利益的妥协。

欧盟:中美间的桥梁,借机宣扬碳边境调整机制

欧洲议会于3月10日投票通过了支持“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决议,意味着从2023年起将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边境税。该机制主要通过避免“碳泄漏”来应对气候变化,并为欧盟绿色新政提供资金支持。欧盟或期望通过此次峰会,向他国解释CBAM的设定、机制,符合WTO原则等,以期争取更多的认同(特别是美国),从而在格拉斯哥第26次缔约方会议上能够进一步推进。虽然在竞选期间,拜登和哈里斯都明确表示支持碳定价和碳税,但如此激进的环保策略拜登政府目前很难直接接受,因为一旦赞同,美国或成为欧盟碳边境税的纳税大户,而这是国会两党都不愿接受的。但也不排除为联合压制中国,欧盟与美国相互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此外,欧盟与中国是当前国际气候合作的引领者,美国也需要欧盟在中美间发挥桥梁作用。就在克里访问上海期间,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习近平主席将出席4月16日的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

本次领导人气候峰会不论是否会达成共识,或取得进展,亦或只是坐而论道,都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次考验,是对拜登政府气候外交战略的考验,是对新时代非传统安全下大国博弈的考验,也是全球变暖过程中大自然对人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