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罗亮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第52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的变与不变

2019-08-29
b.jpg
7月31日,在泰国曼谷,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总理巴育(左六)与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右一)及东盟各国外长在会议开幕式上合影。新华社发(拉亨摄)

近日,第52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在泰国曼谷闭幕。除东盟十国以外,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欧盟等机构都由外长亲自率高级代表团与会。笔者认为,今年的会议有以下几点值得回顾与思考:

一是韩日经贸摩擦持续升级,为中日韩合作和东亚经济一体化增添变数。近期韩日之间因为经贸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原本期望会间两国外长重启对话,为化解僵局带来一丝希望,但最终希望落空了。媒体不约而同选择刊发韩国外长康京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全程绷着脸,让站在中间的蓬佩奥先生左右为难”的照片,延续了G20两国领导人的不欢而散情绪。由此证实美国从中调和的失效,也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以及能否如期达成RCEP笼罩上阴云。

二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照例继续对中国“发难”。当前,中美之间“边谈边打”的贸易战仍在持续,双边关系恶化明显。从不放弃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说三道四”的蓬佩奥先生如期赴会,照例继续对中国“发难”:一是继续与中南半岛五国举行“湄公河下游倡议”部长级会议,无端指责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大坝为的是加强对下游水流的控制,通过制定以中国为主导的规则,来实现对湄公河委员会所谓的“夺权”;二是再次抛售中国在南海所谓“军事化”的老论断,为美国在本地区增加前沿军事部署和开展演习寻求借口。

三是中国再次强调把东盟置于周边外交的优先位置,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愿没变。中国再次强调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和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了展现中国的诚意,中国政府准备了“大礼包”,包括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启动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

四是中国对东盟的“东盟印太展望(Outlook)”首度给予积极回应和表态。第34次东盟峰会通过的《东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框架性文件注定会登上东盟今年的“大事记”。中国政府此次首度对东盟版“印太战略”概念中的诸多原则和理念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战略重点提出坚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坚持对话而非对抗,强调开展经济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等,这些与中国的主张不谋而合,与排他、有意挑起大国博弈、搞小圈子、更注重安全优先、采取单边强制行动等具有地缘遏制色彩的美国版“印太战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五是对域外国家的无端指责,中国予以坚决反驳,以正视听。今年中菲因为渔船相撞、中越由于油气勘探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摩擦,但总体上仍然可控,相关任何一方都没有采取使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的动作。同时得益于中国与东盟国家提前完成“南海行为准则”(COC)单一磋商文本草案第一轮审读,中国与东盟国家稳定了南海局势,开展了有效合作。美国希望利用上述议题炒作的空间被大大挤压,转而继续抓住中国在南海所谓的“军事化”不松手。王毅外长予以反驳指出,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个军事基地和本土外部署了数十万人军队的美国,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指责别人搞“军事化”?这个标签贴不到中国身上。

此外,针对蓬佩奥在“湄公河下游倡议”部长级会议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王毅选择打破“沉默”,通过“列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向国际社会强调,湄公河下游出现一些旱情是不争的事实,但上游也同样出现了旱情,澜沧江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全流域水量的13.5%,湄公河流域水量主要受下游支流汇入和降雨量分布的影响,且中国已主动加大对下游放水力度。澜沧江-湄公河对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