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特朗普阴影下的中日峰会

2018-11-06
g.jpg

日本和中国七年来首次在北京举行了双边峰会。应中国总理李克强之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出访了北京,访问期间同总理李克强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推出新的双边关系举措举行了会谈。安倍此次外交之旅是中日两国独立的双边会谈,并非任何多边合作的组成部分,如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或2018年3月在东京举行的日中韩三边论坛。

随着日本政府于2012年将尖阁诸岛(中国称为钓鱼岛)所属三个小岛收归国有后,日中关系进入了动荡期。而两位充满民族自豪感的国家领导人上台——安倍晋三入主首相官邸,习近平执掌中南海——则进一步强化了两国政府在领土和海洋争端上各自的强硬立场,同时激化了中日地缘政治敌对情绪。然而,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益充满对抗性,习近平开始利用其新近巩固的权力基盘来化解一场可能由美国领导的经济和军事围剿。中国展开魅力攻势的一个明显例子就是试图修复与印度和日本的关系。此次安倍之行被赋予重要的外交意义就显示出中日两国政府正在为让双边关系达到一个“新维度”而努力。

通过展示这次谨小慎微的和解,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正在向美国发送一个讯息。特朗普政府正在通过一套特别关税和收紧外国投资审查程序来优先扭转美中贸易不平衡状态。这些措施试图遏制中国通过扭曲的市场机制和强制性技术转让来追求高端技术的做法。而人们较少关注的是,白宫正在实施一套野心勃勃的方案,试图与友好国家,如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等,就自由贸易协定重新展开谈判,同时寻求与英国和日本签署新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特朗普无惧于将美国的安全承诺作为换取经济让步的赎金。美国针对钢铝制品征收关税以及威胁针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征收关税,已经迫使日本与华盛顿展开双边贸易协定会谈(而就在几个月之前,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还称日本对于与美国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毫无兴趣)。安倍很可能寻求利用与中国更加稳定的关系这一杠杆来处理日本与特朗普的关系。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此前的咄咄逼人到历史性的双边会见——更进一步成为中日两国稳定双边关系的刺激因素。

安倍的外交之旅还达成了多项在泰国等第三方国家开展日中经济合作的协议。此次跟随安倍晋三出访北京的庞大商务代表团将承接一系列与中国合作方进行的联合项目,而这一过程意味着日本商界将支持——哪怕只是象征意义上——习近平提出的、已经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一带一路”倡议。然而,日中关系这一新动能无疑将伴随着两国眼下在东海和南海的竞争态势,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日美“印太战略”之间的竞争。同时,双边货币互换项目的重新展开,尤其是中国承诺将重启2008年中日两国达成的在东海共同开发油气田的对话,这些都是令人充满希望的信号。十有八九,本次中日双边关系小阳春达成的关键成果最终会在习近平明年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宣布。

然而, 本次日中关系缓和将持续多久?毕竟,中日双边关系中存在的竞争俯拾皆是:从所谓的“印太战略”竞争到历史敌意和持续的领土争端。短期来看,本次中日关系和解的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美中关系的紧张态势,以及习近平通过“萝卜”而非“大棒”安抚日本的决定。将2008年中日达成的在东海共同开发油气田的承诺转变为协议,将成为展示中国合作意愿的关键信号。然而,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领土和海洋主权声索很可能持续下去,而从中长期看,中国将占据上风,因为它很可能持续其快速的经济和军事增长态势。如果北京的考量是时间拖得越长越对己方有利,那么习近平将有动力仅作出一些象征性承诺,而非采取实质性措施。而另一方面,日本或许会倾向于采取一种更配合的立场,而本次中日峰会就双方合作作出的象征性承诺迟早会在未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