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董汀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道德外交能否胜任美欧能源“去俄”

2022-04-11
Dong-Ting.jpg

2022年3月24日,北约、G7和欧盟史无前例地在同一天召开峰会。会后美欧宣布成立能源安全联合工作组,旨在通过实现欧洲天然气供应来源和能源品类的多样化,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强欧洲的能源安全。

这一联合宣誓是对2月24日之后美欧紧锣密鼓迈向能源“去俄罗斯”政策的强力背书。在战场炮火的反衬下,跨大西洋联盟自甘牺牲短期能源供应稳定,以清洁能源为愿景展示坚定的外交“团结秀”,看起来稳占“道德上明辨是非(moral clarity)”的高地。

俄罗斯提供着全球超过四成的化石能源产品。关于能否摆脱俄罗斯的供给,诸多机构和学者都从供应替代多样化和运输基础设施的现状角度展开测算,部分能够达成相对乐观的目标。但要看到,俄罗斯与全球能源市场的深度融合,是能源价值链中全体行为者长期复杂互动的结果。

先看欧洲。过去10多年欧盟一直在追求“能源自主”,但各种复杂因素导致进展缓慢。2月27日,英国石油公司(BP)率先宣布将所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股份全部抛售,包括资产价值和累积外汇损失在内,可能导致总计高达250亿美元的损失。事实上,BP从2005年已经开始出售自身石化资产,公司规划到2030年将油气日产量减少100万桶原油当量,同时吸引加快绿色转型的长期投资。

BP现在从Rosneft获得的日产量为110万桶当量,它不惜重创毅然退股所营造的良好企业形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以ESG为导向的投资者。按照测算,布伦特原油价格每增加1美元/桶,BP就会增加3.4亿美元的营业利润。考虑到能源价格企高、全球需求走强的前景,以及Rosneft股份最终出售尚不确定等因素,BP的撤股未必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悲壮。耐人寻味的是,为了获得俄罗斯天然气的有力替代,BP转向更多所谓“非民主”国家进行投资,其中产量寄望最高的阿塞拜疆Shah Deniz气田,环境破坏和腐败现象极为严重,媒体却鲜有曝光。

壳牌公司也跟随BP表态将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但不到一周后,却被报道以低价收购了72.5万桶俄罗斯原油。虽然壳牌立即致歉并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油气,但也坦言短期内无法终止与俄罗斯公司签订的长期能源采购合同,这些合同目前所剩执行期限为6-13年不等。

由于英国交通部发布的禁令仅限制俄罗斯船籍的船只入境,3月4日,最新一船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已在威尔士靠港。而由于电费和燃气费翻倍,英国民众年内面临380亿英镑的额外家庭支出。

为应对金融制裁,普京提出从4月1日起仅接受卢布作为天然气交易结算货币。此举立即推高国际市场油气价格,也使欧洲能源公司面临违约风险。包括壳牌石油和德国能源集团在内的欧洲能源巨头立即向欧洲央行游说,希望获得紧急资金或者合同违约时的相应基金或机制支持,却遭到了拒绝。

再观察美国的情况。美国仅有8%的原油来自俄罗斯,减少和取消相应进口对国内能源供应影响有限。美国雪佛龙公司在委内瑞拉和哈萨克斯坦运营的油井成为最大的替代希望。虽然委哈两国探明的储量可观,但委内瑞拉长期受到制裁拖累,哈斯克斯坦政局动荡,而且2020年雪佛龙已经锐减对哈投资,并解雇了近4万名本地员工。

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中止萨哈林-1号项目的运营,开始从哈萨克斯坦购买石油加以替代,通过里海石油管道完成运输。虽然里海管线公司在运营上分为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两个分支,但最大股东是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不巧的是,受暴风雨天气影响,管道3月下旬进入停运维修,预计最长需要两个月时间。

地缘政治风险预期的增大造成国际能源市场价格飙升,美国各州平均汽油价格已经打破历史最高记录。美国最新一项民意调查发现,近四成民众将高油价归咎于拜登政府。中期选举日益临近,4月1日,拜登宣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释放计划,以拉低汽油消费价格。但政策向市场释放出的信号不仅会使精炼商因为预期利润降低而减少原油采购,更将刺激高需求状况的维续。事实上,美国的汽油储备目前处在5年均值水平,并没有严重短缺,需求膨胀才是目前油价高企的根本原因。

能源结构转型被认为是解决对俄能源依赖的终极方法,但加入“净零银行联盟”的全球最大60家银行目前仍在向传统化石能源公司提供巨额融资,2021年融资总额同比增长约100亿美元。其中居于首位的是美国摩根大通银行,它也是过去6年来俄罗斯国家能源公司的最大资方。

在清洁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核能领域,美国全境93个商业核反应堆所需的铀均主要依赖从俄罗斯和俄盟国进口,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说法,替代来源尚在寻找过程中。在全世界范围内,先进核反应堆使用的高纯度低浓缩铀(HALEU)目前只有俄罗斯和美国两个供应来源。

全球能源图景细密复杂,除了计算替代供应量的数字,观察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之外,还要考虑替代来源在政治、经济和企业合同执行层面的可行性、金融市场的融资意愿、企业自身运营需求、民众对消费油价和限量用气的承受能力,以及能源品类多样性等诸多现实的因素。因此,空前团结的跨大西洋联盟能否依靠道德宣誓实现能源“去俄”的政策目标,依然值得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