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牛犁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企稳向好积极因素增多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未来政策取向分析

2017-01-06

2016年以来,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经济企稳向好的积极因素在增多,质量效益有所提升,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预计全年GDP将增长6.7%左右,可以实现预期调控目标。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两难、多难选择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引起社会上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忧虑。

S4.jpg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生产端形势趋于稳定。2016年以来,中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歼灭战全面发力,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补短板进展顺利,去杠杆和降成本也取得一定进展,推动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特别是工业结构继续改善和优化。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6%,连续9个月保持在6%以上。其中,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6%和9.3%。

内外部市场需求低迷,需求端形势有所走弱。从投资来看,从4月份起再次出现逐月放缓走势,特别是民间投资大幅减速。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增长8.3%和3.1%,增幅同比放缓1.9和7.1个百分点。从消费来看,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挤出效应,使零售消费实际增速有所放缓。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6%,增幅同比放缓1.0个百分点。从外需来看,主要贸易伙伴经济疲软,外贸出口延续低迷走势。1-11月出口下降7.5%,降幅同比扩大4.4个百分点。

消费物价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由负转正。2016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温和上涨走势,即缓解了通缩隐忧,也没有通胀的压力。1-11月,CPI上涨2.0%,涨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随着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的反弹,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落地,工业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出现较大缓解,带动PPI由负转正。1-11月,PPI下跌2.0%,跌幅同比收窄3.2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工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2016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变,中国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加上各级政府的就业促进工作,全国就业总体情况基本稳定。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49万人,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6%,增幅同比加快1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3.2%。

S5.jpg

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一些国家大选、反全球化逆流和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加大;国内新的增长支撑点缺乏、金融风险加大、民间投资低迷、居民收入减速等因素叠加影响,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当然,中国新经济动能快速成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工业领域存在补库存需要,宏观调控政策仍有一定空间,将会支撑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综合考虑中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和需求变化趋势,以及考虑到全国迎接中共19大和深化改革有可能释放出更多红利,2017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5%以上的增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升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的高度,明确2017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举措落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去产能方面,继续强调钢铁、煤炭这两个行业,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扩围到其他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去库存方面,继续因城施策,重点是推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去杠杆方面,总体杠杆率要降低,但重点是通过政府部门适度加杠杆,换取企业部门去杠杆。降成本方面,主要是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补短板方面,不光要补硬的短板,还要补软的短板。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存在四大亮点:一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特别是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这方面有很大期待;二是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健中性,特别是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且要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四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预期将从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户籍制度等方面入手,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源。这意味着将改变以往需求端调控为主的方法,而更加注重供给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