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史剑道 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

中国和美国的GDP误导

2014-10-28

4月和9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登上媒体头条,因为它们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今年超过美国。这两家国际机构认为,在购买力平价(PPP)假设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更大。然而,这种方法和观点有根本缺陷,事实上美国今后数十年经济实力仍将强于中国。

PPP问题

当然,一般美国人比一般中国人富裕得多。但对人、公司和国家来说,规模在经济学上很重要,所以把长期领先的美国与上升中的中国进行对比,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世行与IMF使用的经济规模算法完全扭曲了中美间的可比性。

先说PPP。它的应用基于这样一种观察,即在奥地利用100美元能买到的东西,比在津巴布韦少,所以只比较两国收入有误导性,需要对收入进行调节。但PPP也有它的问题:

1)考虑到经济规模和内在变数,单单汇编中国和美国的价格就是一项艰巨任务,将它们进行比较更是难上加难。而且,价格对比可能忽然之间改变,使“最新”PPP调节前功尽弃。最戏剧性的一次发生在2007年,世行突然把中国2005年按PPP计算的GDP削减了40%。

2)PPP依赖“单一价格法”,即价格在所有竞争市场上一致,因为它认为买方会寻找更便宜的商品并推升其价格。但中国控制能源价格、粮食价格和包括汇率在内的资本价格,也扭曲建材和劳务市场竞争,因此把价格一致性完全应用到中国是靠不住的。

3)PPP 仅适用于消费者购买力,但GDP包括消费以外的其他活动。在中国,GDP的大头不是消费,竞争市场上的单一价格法显然也不适用于中国的政府采购。但世行和IMF却将PPP运用到这些采购中。

GDP问题

所以,基于PPP的各国GDP排名基本是胡扯。更糟的是GDP本身的使用。它衡量每年某些特定经济行为的总量,这是衡量经济的正确方法吗?

GDP是国民收入的一种核算方工具,不是实实在在的钱,不能花出去。因此,GDP的分配没有意义,尤其在中国,它的人均GDP约为6800美元,远远超过3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此外,由于GDP只是一个计算工具,它不能影响什么,有关“就业因GDP增长放缓而疲软”之类的表述,就像说是你的体型让你肥胖。

即使作为一个规模指标,GDP也不足信。建一栋房子,把它推倒,再重建一次,这些都会被累加到GDP中。就像同一栋房子被反复卖出,但房子仍只有一栋。而且,进口对买方有利,但却会减少GDP。

每年1月1日,GDP数值从大变为最小,但经济规模当然不是这样。国民财富,也就是我们所有财产的货币价值并不是每年归零重置,而是随着时间不断累积。

财产是可以被花掉的,所以个人财富的变化会引起经济上其他变化。财富的分配和人均财产是极重要的政策性变量,财富比GDP更能代表经济水平。

重新审视美国与中国

这对中国和美国来说意味什么呢?美联储每季测算的美国家庭财产净值,到今年6月底大约达到79万亿美元(如果算上非盈利财产,则达81.5万亿美元)。瑞信银行也公布了美中两国的数据,其中美国私人财富总额为83.7万亿美元,中国为21.4万亿美元。

这一惊人的差距当然不是全部,还有公共财产。美国公共财产的计算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共机构持有的国债、地方债和联邦债,以及政府内部债务。联邦土地和联邦财产价值巨大,而且是盈余的,但因为不上市,所以很难确定价值。仅从净值上看,美国公共财产明显庞大,而且是负值,大约负债10万亿美元。

中国的公共财富状况很难知晓,因为国有资产价值通常被当成国家安全问题。这些资产大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掌控,其总规模在2014年年中,按之前的数据和经济增长率估算,大约是14万亿美元。其他国有资产大约还有4万亿美元。

中国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规模也很庞大,也许达到11万亿美元,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但中国公共财产净值仍然为正,超过5万亿美元,但也许不会再超过10万亿美元了。瑞信银行的私人财富数据夸大了美中两国的真实差距,这个差距不是62万亿美元,应该是40万亿到45万亿美元。

关键是趋势

凡是讲道理的人,包括中国学者,都不会认为那种按PPP算出的GDP第一,已经包括了这40多万亿美元。所以美国不仅领先于中国,而且是遥遥领先。

与世行和IMF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对此非常清醒。去年秋天中共三中全会申明了全面改革的绝对必要性。显然,市场导向改革将给中国带来又一轮财富提升。

关键是,要把改革语言变成有力行动。这还没有发生,也许是因为先要完成反腐运动。但即使改革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不可能重演15年前那种快速不断的增长,而美国仍将在经济上处于明显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