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与国际秩序2022-07-13
贾庆国(Jia Qingguo)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
从中国的角度看,未来的国际秩序将既有延续性,也有变化。至今为止,尽管存在缺陷,但现有国际秩序仍好于任何其他替代方案。现在是世界各国领导人认清这个事实,共同捍卫和完善这一秩序的时候了。
- 乌克兰战争与国际秩序观的重构2022-06-08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国家在不得不面对恶性国际秩序时,不仅要善于与狼共舞,更要选择符合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发展道路,努力创造不战而胜的机会。
- 冲突的边界2022-05-12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邀专家
乌克兰危机是一场没有边界的冲突,打开的不仅是又一个战争泥潭,更是漫无止境的恶性竞争和秩序重组。
-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困境之源2021-12-15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美国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物质基础、组织基础、理念基础均遭到严重侵蚀,而主要挑战恰在于美国自身。
- 中美领导人联大讲话描绘了不同的国际政治图景2021-10-06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21世纪东西方文明的互动以及汇融将是不可更改的趋势,未来的国际秩序必将更加具有包容性。中国的“共商共建共享”秩序理念更加适应这一历史呼唤。
-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国际秩序?2021-09-29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民主原教旨主义”解决不了各国面临的发展挑战,只会带来更深的误解与对抗。
- 中俄关系的核心是认知共同体2021-07-15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中俄关系不会走向军事同盟,也不会走向分裂,这种关系的核心,是冷战后双方长期战略互动结成的认知共同体。
- “后疫情”时期中国需打破“赢者的诅咒”2021-07-14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邀专家
“后疫情”时期人类将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国家交往、全球流通、边境管理、经贸依存的模式都会相应发生改变,已占得先机的中国不能被动于后手,需要警惕并打破“赢者的诅咒”。
- 回应失衡的全球秩序2021-04-06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由于过度护持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强势国家加剧了全球秩序的失衡。中俄“桂林会晤”是制衡全球秩序失衡的必然反映。
- 美国可能暂时缺席多边合作2020-08-27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从长期来看,一个没有美国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但没有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参与的尝试性有限多边主义可能会发展并存在一段时间。
- 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美国?2020-07-30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中国希望要一个什么样的美国,应成为中国建构和创新对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之后2020-07-09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如果乔·拜登在11月击败唐纳德·特朗普,他将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恢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而是美国能否与核心盟友合作,推动民主和人权,同时与更多的国家合作管理基于规则的国际机构,以应对跨国威胁。
- 新冠疫情后的国际秩序2020-04-29
罗伯特·马利(Robert Malley) 国际危机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新冠疫情似乎使进一步协调国际政策的主张更有说服力。但危机往往强化并加速已有的趋势,当下反全球化的本土主义可能会愈演愈烈。
- 止损,为恢复常态做准备2019-09-25
傅立民(Chas Freeman) 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从美国目前处理与中国争端的方式来看,中美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为了促进全球和平与繁荣,中美和世界各国必须抛开意识形态分歧,集中精力解决共同的问题与关切。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大挑战2019-04-29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百年未有之变局对世界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对中国又构成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