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负面型总统特朗普对美中政策的威胁2017-07-12
琼•约翰逊-弗里兹(Joan Johnson-Freese)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
伊丽莎白·弗兰普顿(Elizabeth Frampton) 独立政策分析师
作为一个积极-负面型总统,特朗普对美中关系的威胁在于,针对过往旨在维护脆弱地区稳定的政策方案,他倾向于采取破坏手段。这种由个性主导的戏码对美中政策来说意味着该地区会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而维护地区稳定曾是各方精心打造的目标。在朝鲜于7月4日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当下,与中国密切合作至关重要。
- 特朗普送给欧洲的礼物2017-07-11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在多数人看来,特朗普上台对欧洲不利。但欧洲离建立共同防御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实可能证明特朗普非但不是障碍,反而会为此提供助力。
- 卡塔尔“断交危机”美国难以置身事外2017-07-04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卡塔尔断交危机可以说是美国挑起的,美国若想置身事外是非常不明智而且是危险的,不仅无助于这场外交危机的解决,而且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以及反恐大局。
- 中美关系需要“迎难而上”2017-07-04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过去几个月中美关系呈现积极进展,然而两国关系仍存在隐忧。下半年中共十九大将举行,稳定积极的中美关系是中国领导人所希望看到的。特朗普政府也认识到“‘让美国重新伟大’的道路需要途经北京”。中美需要相向而行,为两国民众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战略保证”。
- 特朗普任内美欧关系将纷争不断2017-07-03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美欧之间的龃龉和纷争在特朗普任内可能难有消停,但美欧关系紧张并不意味“跨大西洋联盟”的破裂,欧洲仍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
- 中美首次外交安全对话开启两国关系未来之门2017-06-30
贾春阳(Jia Chuny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新对话机制是对中美先前高层对话机制的延续和升级,为中美管控分歧、加强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象征着中美关系未来之门的开启。
- 中国、全球治理与中美合作2017-06-29
黄延中(Yanzhong Huang)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冷战结束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所形成的背景引发了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身份认同”的认真反思。虽然力量平衡的转移、社会化以及危机的出现促使中国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但中美全球治理合作却未能取得同样的进展。面对从联合国体系向全球治理的转变,中国应当考虑减少对近70年前成立的国际正规机构的关注,转而关注双边和多边层面上(如G2、G20)的创新机制。
- 中美关系定位的艰难取舍2017-06-23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既不应该成为对手,也不可能成为盟友。其实,中美之间已表现出某种形式的伙伴特征。结伴同行,惠及双方,应当成为中美有效合作的形式和路径。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彰显五大特色2017-06-22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本次上合峰会具有五大特色,它表明上合组织经历了磨合期和考验期,如今进入成熟期。
- 美国形象动摇 中国信心增加2017-06-22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现在看来,随着特朗普执政4年,中国将有大把机会继续上升为全球大国。“一带一路”提倡的“广泛磋商、共同奉献、共享利益”令人欣慰,而中国会不间断地勇往直前地实施该倡议。此外,狂热的民族主义和领导人的不受监督也许滋生过度的自信、大国沙文主义和刚愎自用,中国应警惕由此而来的危险。
- 习近平的马可·波罗战略2017-06-20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美国应当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如前美国贸易代表和前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所说,如果一个崛起的中国有助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美国就应当鼓励中国成为一个“利益攸关方”。并且,美国公司将有各种机会从“一带一路”投资中获益。
- 普京的大棋局2017-06-20
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正当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就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竞选团队涉嫌通俄事件进行调查之时,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正在制造出一个更加独断、决意抗衡美国势力的俄罗斯,同时迫使其转向中国。
- 李克强访欧拉近中欧关系2017-06-16
冯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除双方经济互有所需的内生动力外,中欧走近还得益于特朗普上台后欧美分歧突出这一外部推力。李克强总理的欧洲之行拉近了中欧关系,双方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在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中欧更加坚定了原先达成的共同立场。
- 香港:充满变化2017-06-15
董建华(Tung Chee Hwa) 中美交流基金会主席
以下是董建华先生2017年6月12日在《南华早报》主办的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论坛上的讲话。从1997年7月1日到2005年3月,董建华先生曾担任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 当我们谈论民族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2017-06-13
许多(Xu Duo) 耶鲁大学福克斯研究员
如果说中国的民族主义与“自下而上”的革命相结合,因而拥有改变现状的天然使命,日本的民族主义则与“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及后来的帝国主义结合,成为了维护现状的反革命压迫势力。日本的民族主义缺乏民众自发性和大众支持,因此对于“日本民族主义死灰复燃”的担忧虽然可以理解,但很可能是一种张冠李戴的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