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处在“后美国时代”吗?2017-11-03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美国和中国对共同安全的原则和实践都不感兴趣,因为它要求在核武、气候变化、减贫等全球最紧迫问题上协调一致。与其关注“时代”,两个大国不如考虑两个基本问题:怎样管控分歧避免对抗,怎样以真正有利于人类安全的方式进行合作。
- 华盛顿应该协商而不是下命令2017-11-03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贸易上,北京所追求的正是特朗普政府想要的经济优势。北京比华盛顿更不可能单方面提供好处。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立场会变得更强硬,不可能优先满足蒂勒森国务卿“有所行动”的愿望。
- 对特朗普访华的期待2017-10-31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特朗普总统即将于11月访华,此次访问将是对中美关系的又一次顶层设计。另外,中美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许多问题都会进入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视野。
- 中国对外援助为何神神秘秘?2017-10-27
孙韵(Yun Sun)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
许多人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令人费解地神神秘秘。要理解中国的外援政策,就要了解中国试图通过援助达到的复杂目的,以及援助所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复杂影响。外援一直是中国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因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与它对国际认同的渴望存在着冲突。
- 中俄区域合作新态势对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影响2017-10-26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对美国政府来说,将俄罗斯因素作为美中关系运筹砝码的政策思路越来越不受重视,中俄战略协作越来越难以对美国对俄、对华政策形成有实质意义的影响。
- 美前总统卡特愿赴朝斡旋2017-10-26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朝核问题不断升级,现在到了朝美双方换一种方式互动的时候。这需要有人出面斡旋、调解、说和。毫无疑问,卡特是最佳人选。
- 为变化的世界秩序建立更紧密中美关系2017-10-24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世界秩序正迅速发生变化,中国和美国必须打造一种更为密切的关系,为疾风暴雨下的世界提供稳固的“锚”。
- 特朗普中国之行展望2017-10-18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今年11月访华。这是他亚洲之行的一部分,此行还包括参加美国-东盟峰会。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大肆抨击中国,但美中关系迄今为止相当平静。对付中国,似乎已排在处理(或胡乱处理)国内危机和与伊朗、朝鲜等实力较弱国家的国际争端之后。
- 全球治理:中国给美国总统当老师2017-10-17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
美国的威望与影响力随着特朗普总统的不可预测而下跌,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继续发展经济,推进全球贸易。中国在交更多朋友,影响其他国家,并充当美国总统的老师。
- 德国大选将产生何种影响?2017-10-17
冯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德国本次大选虽然实现了默克尔总理的“四连任”,但却不能保证德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 特朗普联大演讲勾勒美国真实战略2017-10-09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特朗普联大演讲勾勒出“特朗普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抛弃自冷战结束之后以全球化为基础的外交政策,转而采取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的民族主义外交政策。
- 中美交流中的认知差距2017-10-09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异,除了增加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我们在一些观念上也应有所进步,需要找到一种能够跨越不同价值的更高价值认同。
- 主权的使用与滥用2017-10-09
陈志明(Shaun Tan) 香港作家
主权概念是国际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国际关系中最被滥用的概念之一。
- 美国为何不应将国际发展领域拱手让给中国2017-10-09
陈懋修(Matt Ferchen)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非驻会研究员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威胁削减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对外发展援助预算之际,中国一直在加强自己的国际发展宣传力度。
- 大使随笔:中国理念彰显蓬勃生命力2017-10-06
刘结一(Liu Jieyi)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理念再次转化为国际共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