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白宫遇阻对中国意味着什么?2025-03-13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特朗普在白宫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难,凸显其第二任期美国外交的不可预测和波动。对于正在准备习特会的中国来说,前景令人不安。随着特朗普变得更大胆和不可预测,中国与这位爱制造混乱的领导人打交道时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特朗普的亚太战略:更多武器,更多不确定性2025-03-10
古拉姆·阿里(Ghulam Ali) 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尽管美国有强硬的计划,但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在亚太地区仍面临实实在在的挑战。除少数国家外,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都倾向于避开地缘政治竞争。如果这些国家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摆脱外部议程的影响,就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特朗普2.0时代东盟国家面临三大挑战2025-03-10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美国国防部部长赫格塞思未直接提及东盟国家,凸显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冷漠。特朗普政府更喜欢贸易保护主义、转移军事负担和从事交易性外交,而非持续参与区域事务。
特朗普重压下,“金砖巴西年”的看点和难点2025-03-06
王友明(Wang Youmi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对于今年金砖轮值主席国巴西来说,国际形势最大的变量和挑战莫过于特朗普颠覆国际社会认知的“常识革命”。吊诡之处在于,大幅“内顾”而对联手盟友领导全球自由秩序兴趣寡然的特朗普,却对金砖引领全球南方构建多极世界耿耿于怀,特朗普多次威胁要严惩金砖国家任何“去美元化”的合作。在此国际政治新生态下,金砖东道主巴西能否顶住压力顺利推进“大金砖合作”的各项议程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多极化竞赛2025-03-04
鲍韶山(Warwick Powell)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创始主席
美国特色的多极世界是一个大国竞争的世界,中国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联的人”被视为对手。这场博弈被框定为零和博弈,外交手段的目标只是为了将竞争升级的风险降到最低。相比之下,中国的多极化的概念并不围绕“大国竞争”和零和对抗,而是强调共同致力于维护集体安全和其他共同利益。
“灾难性的蝴蝶效应”:特朗普的实用政治改变中国的剧本2025-03-04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特朗普引以为傲的伟大愿景再次成为其外交政策,让人怀疑美国与最亲密盟友的关系是否稳定。这种突然的范式转变是否会加强中国的全球地位?
欧盟为何需要特朗普2.0政策2025-03-04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欧盟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台,美、德、法等拥有内向型议程的大国政府开始推出相关政策。对欧洲、北约和乌克兰冲突而言,这可能导致当代全球秩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 美俄“越顶外交”与欧洲战略焦虑2025-03-03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欧洲复兴需要务实主义的回归,欧洲的未来取决于保持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确保欧洲的生活质量、就业和社会安全。如果说特朗普的“越顶外交”是一次强烈冲击,那么希望这个外部影响能够加速欧洲战略认知的觉醒。
特朗普2.0下的中美欧三角关系2025-02-27
黄境(Jade Wong) 观澜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第二任期内,中国、美国、欧盟这世界三大大陆级权力中心将迎来二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互动,其结果将阶段性塑造全球权力格局。
特朗普对中美研究合作的影响2025-02-24
洪农(Nong Hong) 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对话”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构成重大挑战,其影响超出了中美双边关系。在解决安全问题和促进国际合作之间取得平衡,对于确保科学进步继续服务于人类至关重要。
- 周边优先:特朗普2.0外交战略新特点2025-02-24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特朗普“周边优先”外交战略既是兑现竞选承诺的内政要求,也是应对中国竞争的战略需求,同时还有新政府彰显国际权威的考量。
特朗普再次执政对中美关系前景的影响2025-02-21
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尽管存在分歧,但中美两国都将从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中受益匪浅,而持续对抗会让两国深受其害。未来几年将决定两国关系是发展为新冷战,还是走向更加平等的共存。
特朗普能否振兴印太并夺回美国领导地位?2025-02-21
孔爱和(Eka Khorbaladze)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协调员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印太地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虽然他的第一任期为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但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只增未减。为了参与竞争,特朗普必须在中国巩固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之前重新调整美国参与印太事务的方式,比如加强军事联盟、恢复经济举措以及利用技术优势。
马尔科·鲁比奥的多极世界2025-02-20
马利·普里瑟奇(Mallie Prytherch)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最近表示,多极化是特朗普政府的偏好,也是特朗普政府追求的常态。这一表态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但与中国的全球参与模式不同,鲁比奥的做法优先考虑美国利益,反映出一种更具交易色彩、全球参与度较低的立场。
- 全球化还有未来吗?2025-02-20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减缓全球化进程,国际机构也未能及时应对当前的许多变化。但是,只要我们拥有技术,全球化就会继续。只不过,它可能无法创造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