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既定战略方向不会因贸易战而发生改变2019-05-23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国因为改革开放而获益,改革方向不会逆转,只会不断深化。变外部压力为内部动力,以高质量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项。
- 冷静看待中美经贸磋商2019-05-23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中美贸易体量之大已经到了“不能倒”的地步。因此,双方都表示对话仍在进行,也会持续下去。显然,双方都留有余地,并没有关上谈判的大门。
蓬佩奥指责中国北极活动的三点谬误2019-05-20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蓬佩奥《向北看:突出美国的北极焦点》政策讲话矛头直指中俄,抹黑中国在北极的正当活动。他的讲话至少存在三点谬误。
为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一带一路”2019-05-17
特雷莎·肯尼迪(Teresa Kennedy) 北京大学燕京学院硕士生
由于无法预测“一带一路”倡议对环境的全面影响,因此至关重要的是,中国政府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打造更加绿色的“一带一路”。
- 中美贸易战本质是两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滞怠2019-05-16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美经济关系作为双边关系压舱石的作用升级不及时,是贸易战的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双方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势头滞怠。
- “一带一路”:新征程、新方向2019-05-14
傅梦孜(Fu Mengzi)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张璟(Zhang J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生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虽然有中国元素嵌入其中,但它不会与现存国际普适规则和良性秩序相排斥。
中国财报显示新技术不可小觑2019-05-14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中国最新公司财报显示,虽然经济放缓,但新技术已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其中,新能源汽车和5G通讯设备销售商的表现尤为突出。即便如此,中国经济仍继续受到全球需求疲软和持续对美贸易战的影响。
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的关键看点2019-05-14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在上月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上,中国政府明显改变它的关注重点,转而淡化人们对债务负担、腐败和环境退化的担忧。但这不应转移我们对关键事实的注意,那就是,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在不断增多,其中包括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传统盟友。
- 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平衡2019-05-03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已经过时,必须把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放在首位。但这也许有利于提振201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同时不妨碍结构性改革。
中国正在欧盟建立影响力吗?2019-04-29
扎伊纳布·查希尔(Zainab Zaheer) 发展问题顾问
在欧洲各大首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受到了怀疑。随着北京力图推行其“16+1”经济计划,它与布鲁塞尔的摩擦将不断增多。
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与欧盟领导人的对华统一战线2019-04-29
桑普森·奥佩迪萨诺(Sampson Oppedisano) 纽约新学院米兰国际事务、管理和城市政策学院,院长行政助理
由于美国不再向欧洲提供抵消中国影响力所需要的政治和经济支持,马克龙和默克尔等领导人在面对维护多边全球秩序挑战的同时,还要在关键的经济和全球性问题上与中国接触合作。
美国的“一带一路”综合症2019-04-26
王义桅(Wang Yiwei)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是未来之路,只有参与才能影响未来。美国是不应错过未来的。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2019-04-25
查尔斯·史蒂文斯(Charles Stevens) 自由撰稿人
“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关于大陆间的连通。如果以为国内经济仍面临困难的中国会优先给那些没有经济或战略目的支撑的不切实际愿景投资,那未免过于短视。是时候用概要地图来说明这一点了。
中美关系的此时此刻2019-04-25
马晓野(Ma Xiaoye) 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创建院长
防止经贸领域矛盾将中美双边关系整体拖入螺旋式下降是明智的。中美经贸摩擦目前有希望通过谈判得到解决,而谈判达成协议将迈开中美关系全面调整的第一步。
《外商投资法》: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2019-04-24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意味着通过完善开放经济体制的内涵,中国向制度型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