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宿景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中印边界纠纷之观察及对策思考

2017-07-28
S1.jpg

美国情报界有这样一条原则:威胁等于能力乘以动机,其中任何一项因素为零,威胁就等于零。按照这一原则,当面临安全风险时,对于对方的能力和动机要同时进行充分评估。

印度常年与巴基斯坦进行军备竞赛,在军事能力上有很强的自信心。印度军队敢于跨过边界线,进入中国界内,与中国边防部队形成对峙,本身也多少说明了这一点。

中印两国被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所分隔,在各个区域都是以显著的地理界限作为边界。虽然双方都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这条界限,但毕竟地处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双方通常对于越界行为存在一个默认的容忍界限。如果这种行为仅仅是一种孤立的、意图有限的行动,而不是进行军事突袭,那么,任何一方都不会即刻大动干戈,采取军事行动进行报复。

印军此次越界行动已持续了近一个月,而中方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忍耐的态度,留有余地,充分显示出维护中印友谊的诚意。但两个邻国之间发生的边界冲突,终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鉴于印军已在中方界内“安营扎寨”,甚至在准备打一场“短促的高强度战争”,我方宜从战略上通盘考虑,审慎应对,以力求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首先,坚持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问题,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所谓战略,就是既重视冲突的存在,又关注冲突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既重视合理追求自身利益,又关注我方的行动和判断会影响对方决策的事实。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冲突双方之间,除了冲突所涉及的利益之外,还存在其他某些共同利益。从现实上说,双方利益完全对立的冲突状态是非常罕见的,通常只会在大规模毁灭性战争中出现,否则在一般战争中也很难发生。毫无疑问,与中印之间巨大的共同利益相比,双方单纯的边界冲突利益是相对很微小的。

其二,要求印方坦诚地说明其真实的意图和动机。目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产生冲突的根源。如果像某些外电所分析的那样,印军的越界行为是出于对美外交考虑,配合莫迪总理6月下旬的美国之行,或者是出于国内政治考虑,应对印度国内反对派,以利将于7月17日举行的总统选举,那么,中方应该可以表示谅解。如果印方的意图是为了干扰中国与不丹之间的边界勘定谈判,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如果印方只是对中方在洞朗地区修路感到不安,中方也可采取相应措施,以化解印方的敌意。

其三,努力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与印方达成战略共识。印军的越界行为,也很有可能有更高的战略意图,包括干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因为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抵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国,印度国内的一些政治精英对中国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恶意。印度曾表示,中巴经济走廊不符合印方的想法,因为穿越了它的“领土”,但这种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需要向印度说明的是,它的这种态度是荒谬的,也是自相矛盾的。印度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南北运输走廊”计划,旨在绕过巴基斯坦,通过扩建伊朗的阿巴斯港,完善里海东岸的铁路线,打通从印度经伊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的货物运输线。此外,印度也积极参与了阿富汗至伊朗的公路、孟加拉至土耳其的铁路项目。印方应该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与“北南运输走廊”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伟大的进步事业,在现实中也完全可以互相补充。甚至美国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尝试复活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最终也很可能会与“一带一路”相互促进,共同为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果印度出于狭隘观念而试图阻挠“一带一路”建设,那么不仅在战略上是短视的,在政治上更是反动的,必然会失败。

最后,坚守底线,不怕闹翻。外交谈判的目的是通过澄清是非,最终使双方心领神会,达成默契,而不是轻易让步,以免使对方得寸进尺。必须让印方明白,如果迫使中方打一场有限的战争,中方也是志在必得,从而达到以斗争求得团结的目的。只要我方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高举团结的旗帜,两国的分歧是可以缩小的,争执是可以解决的,中印友谊最终也会像喜马拉雅山一样稳固坚实,永远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