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南海的紧张与东海的平静

2015-06-24

在亚太安全格局中,中国的东海和南海一直被看成孪生问题点。由于历史包袱复杂而沉重,这两个地区的争端不仅同样棘手,而且成为北京展示其新兴军事力量和高压外交手腕的重点。观察家普遍预计,随着中国自身力量不断壮大并坚持强硬的外交立场,两个地区的紧张争执会不断升级。

ID77(south-china-sea).jpg

但是,去年这两个地区的局势发展大相径庭,东海的紧张即使不是明显缓解,起码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在东海,舰机的意外遭遇减少,中国防空识别区也没有像当初人们担心的那样妨碍有争议地区的常规空中往来。虽然中日两国领导人只举行了两次简短的会面,但两国高层往来长期冻结的局面已经打破。

与此同时,南中国海的紧张愈演愈烈。尽管这一地区多年来总被一些令人不快的事件困扰,但近来中国在南海有争议海域加速填海造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中国将环礁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岛,并在上面筑建跑道和码头等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设施。各方尤其是中美的措辞和发出的信号火药味越来越浓。美国最近对其中一些在建岛礁实施抵近侦察,并带上CNN的摄制组,让他们报道所见所闻。为此中国党办《环球时报》断然警告美国说,如果美国在南海挡中国的道,中美“一战将不可避免”。

为什么一头争执逐渐降温,另一头的争执却达到沸点?目前的事态发展违背了分析人士看待争端的一惯逻辑。之前无论在什么地方,中国都倾向于用日益强大的军力维护它声称的“核心利益”。但现在中国在动用武装力量时好像变得谨慎了许多。如果有人说,中国政府是利用海上争端煽动民族情绪来巩固在国内的支持,那么中国和日本关系持续解冻,特别在大规模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就尤为令人不解。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东海后撤,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地位已经足够安全。那么,为什么南海的局势不见出现同样的缓和。为什么习在国内搞的意识形态恐吓、压制言论以及运动式反腐等其他巩固权力的手段不见缓和。

关键是中国在两地的处境不同,它在东海的实力要比在南海弱得多。自从1895年在钓鱼岛设立标桩以来,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远远大过中国,这使它在与中国的主权争端中占有巨大优势。由于得不到控制钓鱼岛的落脚点,中国要夺回日本声称拥有主权的领土将面临艰苦一战。由于美国明确宣布它与日本的安保条约目前认可钓鱼岛归属日本,中国不会冒与美国军事对抗的风险武力夺岛。如果是为了提醒大家争端的存在,中国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但这最多只是策略上加温,就像中国宣布划设防空识别区,虽然成功惹来对方的愤怒,但实践中并没有产生威力,也使中国在未来的争端谈判中不占据优势。何况,中国外交政策圈子里的一个流行观点是,为了钓鱼岛与日本交恶并不值得,因为这种潜在的危害有损中国长期战略经济利益。(在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11月APEC峰会期间首次会面前,中国著名外交政策学者王辑思发表文章阐述了这一观点。)简言之,在找到办法打破日本对钓鱼岛列岛的控制之前,中国在东海的主权主张是一条死胡同。

但在南海却不是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中国对有争议地区的控制不断扩大,1974年对(越南宣称拥有主权的)西沙群岛实行了有效控制,  而1987年首次占领更远的南沙群岛岛礁后,更是不断加强在那里的存在。中国的填海造岛努力进一步巩固了它对占领区域的控制,并避免了与其他主权声索国发生直接冲突。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的东海不同,中国在南海的确有大量陆地可以用来“制造即成事实”。随着在新建的前线岛屿安置军事资产和基础设施,中国的实际领土控制权得到加强,在这一地区宣示主权的行动能力也获得提升。这使中国在未来所有的相关谈判中都可以占有巨大优势。军事力量的平衡也变得对中国有利。正如中国不愿在钓鱼岛挑战美军一样,南海没有哪个主权声索国愿意与解放军对峙并把中国驱逐出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甚至连美国也不愿意。而且,如果军事力量不能阻止中国在南海的主张,那么像菲律宾在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的遭遇一样,国际仲裁方面也不会有机会。

只要中国通过在南海的扩张获得更多利益,那里就不可能像东海那样出现紧张局势的缓解。除非美国和地区盟国能让中国迅速坐到谈判桌前,否则,中国对南海诸多岛屿的控制会是步步为营,并最终成为定局。这样,美国及盟国就得准备在最终协议中把大片领土让给中国,以此防止中国全面实施其九段线主张。九段线主张几乎将整个南海变成中国的领海,给航行自由和其他国家的资源勘探权带来潜在威胁。南海的局势已经迫在眉睫,每流逝一分钟,都会让中国有更多理由给别国施压。

全文翻译自《外交官》(Diplomat),原文标题 China's Maritime Disputes: Trouble to the South, but the East Stays Quiet(201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