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戴利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阿拉斯加峰会:普京开局,特朗普后撤

2025-09-03
1.jpg
202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备受瞩目的峰会,双方各自携高级顾问团队出席会谈。

最近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的“特普会”有望开启全球关系的关键阶段。全世界都充满希望。外交官、政治分析人士、记者和普通民众都祈祷美俄总统会晤能成为乌克兰战争的转折点。

欧洲安全、美欧团结和西方领导力是否崩塌,都取决于这场事关重大的会议能否成功。然而,峰会最终并未提供太多解决方案。经过近三个小时的会谈,双方没有达成停火宣言,没有和平条约路线图,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不过,其象征意义和传递的战略信息对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重塑了乌克兰的未来,也重塑了欧洲安全、北约国家凝聚力和全球战略平衡。如果外交是一场比赛,那么毫无疑问,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安克雷奇攻进了致胜一球,唐纳德·特朗普则空手而归。

特朗普一贯喜欢做秀,自称是世界上最擅长交易的人,竞选期间誓言在就职后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然而就任美国总统八个月后,这场战争仍在继续。他曾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召到白宫斥责,声称泽连斯基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毫无胜算。当他后来未能阻止莫斯科发动空袭时,他把注意力转向普京,称普京不值得他说好话。

他恼怒不已,威胁要对俄罗斯采取极端行动,除非俄罗斯在10到12天内接受停火。令人震惊的是,他并没有坚持进一步制裁或征收关税,最终与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上无条件会面。

特朗普曾保证,如果没有乌克兰代表出席,就不会达成协议,甚至暗示可能举行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三方会谈。然而,这种想法并没有实现,可能是因为普京无意邀请他的对手。

一些了解普京的人认为,他参加阿拉斯加峰会无意谈判停火。这段时期,随着俄军在乌克兰作战,莫斯科正自豪地庆祝胜利。因此,当时停火是不可能的。普京出席峰会的根本目的是重返世界舞台。邀请他出席峰会的是美国总统,而且这位美国总统在美国领土上为他铺上红毯。因此,与特朗普会面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外交胜利。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目的是争取时间,阻止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或施加其他制裁。

普京获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有机会重申他结束战争的要求。他非常明确地表示,必须解决战争的两难困境,才能解决背后更深的根源。这些要求包括乌克兰非军事化、保证不加入北约以及重新选举。据信,他还告诉特朗普,国际社会已经接受乌克兰东部领土处于莫斯科控制之下,是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

这些要求在全球舞台上得到有力展示,大大增强了普京的战略优势,表明他朝着目标取得了不可否认的进展。

上述因素中,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尤其是强硬的关税措施,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是无意的。它迫使各国推动伙伴关系多元化,重新评估彼此之间的经济关系。美国近期对印度商品征收关税,目前税率已达50%,以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是一个典型案例,表明了选边站队的后果。它不仅在短期内给印度出口商带来压迫感,使其面临巨大的竞争障碍,也让美国为应对中国崛起而精心培育的这一关键战略联盟关系变得紧张。

印度的反应是原则上反抗和务实调整。尽管美国和欧盟都批评印度继续使用俄罗斯石油,但新德里方面强烈认为其石油业务为稳定全球能源市场发挥了有效作用。印度指出,西方国家虚伪至极,它们继续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美国核电站甚至从俄罗斯进口价值不菲的铀和钯。

印度的外交政策愈发强硬。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最近强调,印度将把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放在首位。作为全球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之一,印度正在发出强烈信号,表明其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而是致力于实现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

来自华盛顿的压力促使印度与中国、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和外交联系。尽管仍有一些边界问题,不久前还与中国发生了军事对抗,但印度正展现出更务实的意愿,以缓和局势并寻求互利。近期印度对华关系趋于缓和,例如恢复前往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的朝圣活动、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以及就放宽投资限制进行谈判。这些都表明新德里意识到需要中国来保护其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

据报道,此前的限制措施导致印度各行业(主要是电子行业)遭受了巨额损失,这促使印度重新思考能否与中国经济完全脱钩。这种对中国的有条件迁就可以说是一项战略举措,因为印度试图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寻求地缘政治平衡。

与此同时,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长期稳固的战略和经济关系。俄罗斯仍然是印度重要的军事装备来源,其廉价石油对印度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印度领导人频繁访问俄罗斯,这似乎证实了两国关系的牢固性。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最近访问莫斯科,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不间断的趋势。

多方结盟可使印度追求战略自主,而不是完全依赖任何单一行为体,如此它才能在没有单一、强大支柱情况下驾驭大国政治的复杂格局。

特朗普政府所谓的要务调整,如“美国优先”,自然导致它在此过程中失去盟友,并削弱了跨国组织的威慑力。加上印度、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积极务实地强化关系,预示着世界力量平衡将发生巨大变化。美国曾是自由国际秩序无可争议的缔造者,如今仍是其维护者,但现在却越来越被视为一个反复无常的盟友,将单边利益置于集体稳定之上。这种认知迫使其他主要大国考虑替代架构和体系。

印度、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更积极的合作,正频繁通过金砖和上合组织等机制传达出来,体现了各国正为构建多极化国际格局而共同努力。这些国家关于去美元化和建立替代支付机制的谈判细节,对数十年来美元和西方的金融主导地位构成直接威胁。随着这三个经济和军事巨头在贸易、能源和防务领域加强合作,它们对全球事务的总体影响力将显著增强。

尤其中国,很可能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中成为主导力量。北京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日益增强的技术实力,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放眼全球经济,印度快速增长,而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及军事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如果这两个国家继续将其利益与中国利益结合起来,全球经济重心可能向东移动。这将意味着美国经济霸权受到削弱——虽然不会走向消亡,但单极时代有可能终结。

唐纳德·特朗普的政治遗产或许会延续,并非因为他确立了“美国优先”,而是因为他通过“意外后果定律”促成了新的全球秩序。他的“美国优先”政策间接为中国崛起铺平道路,并导致真正的多极世界秩序的形成,因为它推翻了许多既定贸易规则,疏远了战略伙伴。“美国优先”引发了一场权力大转移,而中国将在未来10到20年成为全球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