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新的制高点之争2025-09-26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中美正陷入一场新的“制高点之战”,其核心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芯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的控制权。在这些领域,美国仍保持主要优势,但中国的国家主导+民间创业混合模式赋予它强大动力,如果美国投资不足或误判竞争形势,就有可能失去优势。
从《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看美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变与不变2025-09-09
肖茜(Xiao Qian)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7月25日,美国白宫发布《赢得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总统特朗普同时签署三项行政命令,从联邦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出口三个核心层面,旨在重塑并强化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值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半年之时,其倍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政策开始逐渐成形。和上届拜登政府一样,特朗普政府也认识到人工智能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政策目标指向维护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并赢得竞争。但在如何赢得竞争的具体战术方面,特朗普政府的人工智能政策则呈现出不同于拜登政府的显著特征。
中美AI战略:全球路径的竞争2025-08-08
利奥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2025年7月,美国和中国发布了面向全球的国家AI战略:美国将AI输出与政治立场挂钩,中国则主张以更少的条件推动开放合作。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反映了更广泛的政治分歧,并可能让中国在全球AI影响力方面占据优势。
共济智能时代: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担当与愿景2025-08-04
王栋(Wang Don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张学玉(Zhang Xueyu)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助理
中国的人工智能治理理念强调协商对话而非技术对抗,主张共同安全而非单边垄断,不仅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对公平技术秩序的呼吁,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在治理分裂、信任缺失背景下可行的合作路径。
数据跨境流动限制演变为中美AI脱钩工具?2025-07-01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美国在制度上将AI数据流动等同于国家安全风险,而中国被预设为风险对象,从而使双边AI合作氛围持续恶化,并将给全球AI合作带来深远影响。
特朗普的技术权力追逐术2025-06-26
唐新华(Tang Xinhua)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零和博弈思维下争夺技术权力,是当前霸权国家重塑全球技术秩序的基本逻辑,而“小院高墙”、关税胁迫、长臂管辖等,成为技术权力竞争的重要工具。
中美人工智能二轨对话的发展和机遇2024-04-15
肖茜(Xiao Qian)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荣生(Zhu Rong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实应用越来越吸引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3年3月,OpenAI发布的ChatGPT—4.0因其强大的对话功能迅速在全球“爆火”, 引发企业和实验室搭建大模型的激烈竞争。
规范的人工智能与实际挑战:中美推动科技道德伦理治理2024-01-02
彼得•比特纳(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师
人工智能这一新领域可能是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技术,也是最具争议的技术。对其加强监管的需求跨越文化和国界,可能成为美国和中国合作的机会,从而促进更广泛的利益。
军备控制的经验教训:美中就人工智能达成协议势在必行2023-08-30
彼得•比特纳(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师
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成熟,其对国际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中美两国应借鉴历史上的武器条约,采取合作方式监管人工智能,以防止冲突,促进全球稳定。
以中国方案解决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2023-05-03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既带来巨大的商业前景和产业变革,又同时可能给社会稳定和部分民众带来冲击。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上的基本立场和理念,不仅有利于中国平衡好人工智能的机遇与风险,也给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
中美应当推进人工智能合作而非竞争2023-03-04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25年慕尼黑青年领袖
赵宇琪(Zhao Yuq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研究项目青年研究员
结合中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顶层设计,两国下一阶段可以在伦理与安全治理、监管原则与共同标准、人才培养与交流三个领域探索合作。
佩洛西访台:挑起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战争?2022-08-26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台湾海峡最近发生的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之间潜在战争的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两个超级大国在相关研究、资源和专利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意味着世界也许将看到史上第一场主要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冲突。
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挑战2019-12-17
傅莹(Fu Ying)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大使
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可能垄断世界的技术进步。如果两国采取互补的态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会更加光明;但如果不再合作,双方都将遭受损失,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也会付出代价。
美中人工智能应用的国家战略2018-02-07
利奥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美中两国都在竞相制定包括发展人工智能(AI)在内的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然而,它们在投资策略、与人工智能领先企业的合作、人才培养、预测可能的挑战等方面却行事各异。政策执行上的差别,也许将决定谁是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革命的领导者。
美中技术竞赛:谁在主导这场全球较量?2018-01-10
路晨(Lu Chen) 联合国纽约总部顾问
在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术的全球较量中,哪个国家正在发挥主导作用,关键取决于几个基本要素:科技巨头和天才个人的创新驱动力、风险投资、政府政策以及人口红利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将这些因素一起考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虽然中国在当今“斯普特尼克时刻”锐意突破,但在这场全球较量中仍落后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