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三角关系牵动全局2018-08-31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当今世界局势正在发生诸多新变化,且无不与美中俄三角关系相牵连。导致这种变化的首要因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过于离谱。
特朗普在美中俄关系上“耍花招”意欲何为2018-08-23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特朗普在美中俄关系中“耍花招”,其目的是根本改变中美俄关系格局,把中俄战略靠拢牵制美国变为美俄合力制衡中国,以倍増遏华效应。
赫尔辛基峰会与大国竞争2018-08-09
托丽·陶西格(Torrey Taussig) 德国柏林罗伯特•博世基金会研究员
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峰会的评论已经频频见诸报端,但这两位总统此次的会面将如何在世界舞台上令大国政治平衡发生转变?
21世纪以来中美俄三角关系的逻辑变化2018-05-23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去年末和今年初美国政府发布的三个战略文件,同时认定中俄两国为美国全球利益的挑战者和现存国际秩序的修正者。显然,美国国家战略制定者已经改变了以往对中俄分而治之的战略运筹逻辑。
普京连任总统后的俄中美关系2018-04-08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普京连任总统后,俄中关系无疑仍将在深化中发展。中美关系虽然并不取决于俄美关系,但美国的做法常常是刺激俄中越走越近。
普京可能的外交政策调整对中美关系影响几何?2018-03-06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俄罗斯外交政策中最可能调整的领域是其对乌克兰的政策,其中包括克里米亚问题。俄美关系缓和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影响有限,中美关系将继续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行。
中俄区域合作新态势对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影响2017-10-26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对美国政府来说,将俄罗斯因素作为美中关系运筹砝码的政策思路越来越不受重视,中俄战略协作越来越难以对美国对俄、对华政策形成有实质意义的影响。
难以预测的三角:特朗普时代的美中俄关系2017-06-01
伊丽莎白·维什尼克(Elizabeth Wishnick) 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教授
虽然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度似乎将改变美俄中战略三角关系,但目前三国关系仍大体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相似。如果你还记得曾上过的几何课,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国位于顶部的中枢位置,与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比俄美之间的关系更好。
美式资本主义与中式资本主义的失调2017-04-20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为什么美俄中战略三角会出现这样的起伏变化?原因很简单,美国与中国的各种政治经济关系深深地相互交织,而俄罗斯只是国际经济秩序中的直接战略竞争对手,是一个自然资源出口国。
海市蜃楼:特朗普与中俄的“大交易”2017-04-13
韩磊(Paul Haenle)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特朗普总统表达了与老对手尤其是俄罗斯重新确立关系的愿望。他相信通过巧妙的谈判能做成地缘政治“交易”,但实际上,更可持续的政策框架才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中美俄关系再思考2017-03-27
史蒂文·W·刘易斯(Steven W. Lewis) 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如今,外层空间和能源/环境领域的形势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这世界三大强国切实加强在四个全球公共领域中的两个(空间和能源/环境)进行长期国际合作的机遇。不过除非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重审它们之间有关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观,否则事情不会有进展。
特朗普无法成为第二个尼克松2017-03-09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将今日中美俄关系视同当年中美苏“大三角”未免过于浅薄。今日美国的最大敌人是它的“心魔”:不肯承认美国霸权衰落,不愿平等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正当诉求。美国在国际社会寻找替罪羊并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反而有可能让潜在盟友成为“自我实现”的敌人。
特、普接近与中美俄关系2017-02-10
冯绍雷(Feng Shaolei)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美俄三边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中最为关键的一组三边关系。能够回到中、美、俄平等互利的相对稳定三边关系,对谁而言都不是坏事。三边关系会有合作,也一定会有竞争,但关键是要避免全面对抗。
- 特朗普应趁早打消“联俄制华”念头2017-01-19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俄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政治高度互信,经济交往密切,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很高的认同度、契合率。而美俄存在结构性矛盾,难以发展为密切关系,“联俄制华”只能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
美俄核扩军言论对中国核政策的挑战2017-01-11
赵通(Zhao Tong) 清华-卡耐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
发展超出可靠核反击能力的核力量,不但无法增加安全利益,反而带来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担忧,对维护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有害无益。因此,在能够维护有效核威慑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力扩张核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