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应忽视中美关系中“沉默的大多数”2015-06-29
王栋(Wang Don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对和平、相互尊重和经济合作的愿望已在大洋两岸深入民心,普通人的声音也许很少占据媒体头版,但他们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
- 中美俄新三角关系将走向何方2015-06-18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薛君英(Xue Junyi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菜单式的结伴不结盟”可能成为中美俄未来关系的显著特点。但三国关系的不平衡,给它们携手应对全球问题和协调全球治理的能力带来挑战。
- 是时候选择美中关系的结局了2015-06-18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最新一期《华尔街日报周末版》的一篇重头文章指出,是时候重新思考美国的对华关系了。这篇发人深思的文章非常及时,它提出的问题对两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 龙与熊:中亚地区的中俄友好2015-06-17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在俄罗斯的资源支持下,中国正渐渐成为中亚地区更强大的参与者。中亚各国可以利用中俄友好谋取自己的目标,获得莫斯科和北京所提供的安全保障与资金援助,并且无需改变政治体制。
-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5-06-09
沈丁立(Shen Dingli)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际参与符合时代潮流和各国共同利益。为实现共同繁荣,中国正在合作而不是对抗的基础上寻求建立新制度。
- 中国重返拉美?2015-06-08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领导人有理由怀疑重返亚洲是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第一步。同样的,怀疑中国南海意图的美国官员对中国关注并投资拉美也感到担忧。
- 推进中美关系重在讲信用2015-06-04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唯互信才能真心交往,真诚合作,这也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利用习近平主席访美等历史机遇的必要条件。
- 多种声音决定美国对中国的认识2015-05-26
王文峰(Wang Wenf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美国总统是外交政策建筑师,而政策发展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随着2016年大选临近,倾听政府工作层级和学界专家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了解公众舆论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 南海问题考验中美关系2015-05-26
苏晓晖(Su Xiaohu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随着在南海的激烈争夺,海上问题为中美合作蒙上阴影。是时候阻止这一争端左右中美双边关系了。
- 2015:中美应致力于优化亚太格局2015-05-24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亚太经济格局与安全格局出现美国主导与中国主导的双轨结构变化的趋势。中美两国有必要优化增强它们的互补性,而不是进行两极化竞争,以确保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安全。为达到这一目标,翟崑提出了数点建议。
- 西方吹来的风在南海掀起波浪2015-05-20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去年年底以来,南海这盘棋随着局外人的加入越下越大,局势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进入到新的阶段。
- 中俄伙伴关系催生国际新秩序2015-05-20
陈向阳(Chen Xiangyang) 现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长
习近平主席访俄深化了中俄战略互信,将增进欧亚合作,促进维护与改革战后国际秩序,使之更加公正合理。
- 另一轮美中峰会:机不可失2015-05-17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习近平主席将于9月访问华盛顿,这为两国领导人开诚布公讨论双边关系、相互投资及全球事务提供了重要机会。沈大伟在文中呼吁中国领导人行动大于口号,两国领导人应交流对对方战略意图的看法,并有必要讨论和摒弃错误认识,重振互信。
- 指导中美关系的原则2015-05-14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随着中国的崛起,很多人都很关心中美关系会怎样。俞邃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外交原则的适用性,认为这些原则可以指导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 寻找中美日之间的共同点2015-05-13
金莹(Jin Y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副研究员
中日美三国间的互助已远远超越政治成见的限制,资本、物资、技术和人员流动使三国联系愈加紧密。关注共同利益而不是搞制衡,才是三国和平与繁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