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环境保护问题2018-10-22
费尔南多·阿森桑(Fernando Ascensão)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通常是关于其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的可能性,而很少关注如此大规模基础设施开发计划对环境的影响。不过,“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在全球提高环保标准的独特机会。
电力改革:中国绿色未来的必要条件2018-10-18
倪世祺(Chris Nielsen) 哈佛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环境项目执行总监
何文胜(Mun Ho) 哈佛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环境项目经济学家
中国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上已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但要取得持续进展,可能有赖于对电力行业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机构性改革。
中美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有着类似挑战2018-09-27
蕾切尔·施沃姆(Rachael Shwom) 美国罗格斯大学人类生态学系副教授
虽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和美国领导人近期表达了不同观点,但习近平主席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的挑战和以往美国总统面临的挑战非常相似。
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警钟为谁而鸣?2018-06-25
郭晨(Guo Chen)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决定暴露了全球废物管理体系的深层结构性缺陷,以及其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西方长期以来把中国作为垃圾最终目的地,如今却在竭力适应自己制造的废物。而中国则拼命在“低端人口”危机中寻求劳动力,以便有效分拣和处理垃圾。
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国制造2025”2018-06-08
卞晓春(Bian Xiaochun) 国务院发展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表面上看中美之间是贸易较量,但实际上双方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是发展模式的较量。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给美国敲响警钟2017-11-15
毕若曦(Ruoxi Bi) 纽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国计划自2017年底开始停止接收进口固体废物。这一禁令预计将有助于改善中国国内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虽然美国回收业担心这一政策转变将带来经济损失,但该禁令或将触发美国国内回收政策的积极转变。
中国电动车计划旨在统领全球市场2017-10-30
扎克·蒙塔古(Zach Montague) 《纽约时报》新闻助理
中国9月宣布它已经开始认真规划禁售传统燃油汽车,这引起全球关注。虽然禁售的最后期限未定,关键的战略细节不明,但该声明的斩钉截铁却让环保主义者和嗅到独一无二商机的投资者与汽车制造商欣喜不已。
台风“哈维”与“天鸽”的教训2017-09-11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最近,世界见证了规模和频度更大更强的台风和飓风。随着气候变化风险加剧,遏制附带损害的努力却正在减弱。现在需要的是美中在气候变化上的共同领导力。
特朗普退出,亚洲入场2017-06-19
沈丁立(Shen Dingli)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鉴于美国现在不愿付出领导全球的代价,其他国家将抓住机遇,负起责任,使巴黎协定奏效。
中国的环境教育合作2017-04-21
易若鹏(Rob Efird) 西雅图大学人类学与亚洲研究教授
与联合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政府一样,中国政府希望以教育为重要手段,促进环境管理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不过,教育部洋洋大观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规划在中国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里遇到了极大阻碍。
- NGO在中国的动向2016-10-31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公民借助非政府组织参与政治事务乃至民间外交,已成一种趋势。
- 气候行动挑战和美中双边合作的重要性2016-10-25
傅瑞珍(Carla Freema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摩擦或许正在升级,但若两国开展合作则将取得显著成果,《巴黎协定》正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有力例证。在美国的气候政治语境下,与中国的合作或许很难说服那些原本就否认气候变化存在的气候政策反对者。但是,两国间的合作加上《巴黎协定》的签署已经让行业领袖认识到,若想保持竞争力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
- 一线环保组织正在改变中国环保规则2016-10-19
麦可婷(Kristen McDonald) 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区项目总监
在中国,当矿山重金属泄露到饮用水水源、在校学生因土壤污染患病、工厂环境污染超标的时候,是谁来作出反应?麦可婷与中国各地草根环保组织碰面,了解公众面临的挑战和NGO给地方环保部门提供的帮助。
- 《巴黎气候协议》:惠及经济与后人2016-10-06
玛丽安·奥乔(Marianne Ojo)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客座教授
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协议》离生效近了一大步。2016年9月3日,中国和美国批准该协议。玛丽安·奥乔探讨了协议细节和中美批准协议对他国的鼓舞。
全球最大碳排放国正式批准巴黎气候协议2016-10-06
安德鲁·莱特(Andrew Light) 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格温·塔拉斯卡(Gwynne Taraska) 美国进步中心能源政策副主管
美国和中国正式批准了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在美国,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协议有两种:条约和行政协议。《巴黎协议》属于可由总统批准的行政协议,不需要参议院投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