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麦可婷 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区项目总监

一线环保组织正在改变中国环保规则

2016-10-19

在中国,当矿山重金属泄露到饮用水水源、在校学生因土壤污染患病、工厂连续79天环境污染超标的时候,是谁来作出反应?

严格说来,这些问题是中国环境执法部门——地方环保局的责任。从省城到乡镇,环保官员们有大量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帮助他们控制污染。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组织力量,也无法处理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在中国,通常是地方环保组织率先对环境染污危机作出反应,这些组织还日渐发挥着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以工业园区为例,过去10年,为了让工业远离居民住宅区,中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大型综合园区。两年前,地方环保组织绿石(江苏南京)发现,这些工业园区远远没有处理好污染问题,企业只是将污染物集中并掩埋,从而罔顾污染治理条例。

S1.jpg

绿石推出了“绿邻”计划,重点关注江苏地区工业园的运营。该地区生产多种高污染产品,如家具上光剂、颜料涂料、电子产品和工业化学制品。绿石和环保局官员一起与工业园区代表对话,利用这些论坛来讨论法律对污染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的要求。

今年,绿石让当地民众参加圆桌对话,成果是某工业园同意定期公布污染数据,并允许居民委员会定期监督它的运营。该工业园生产致癌的石化烷基苯,因为排放有毒气体而在当地出名。

绿石认为,中国要有一个更加清洁的未来,舆论监督是基础。正如一位工作人员最近所说:“即使政府对环境问题有足够监督,企业环境治理制度到位,环境问题也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它需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共同付出努力。”

绿石正打算把它的“绿邻”计划推广到其他社区,并计划与中国其他草根组织分享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绿石的“绿邻”计划是一个范例,通过公众的参与,让企业和社区民众一起携手解决污染问题。不仅社区民众需要有一个表达健康与安全关切的场合,对企业和政府来说,聆听这些关切,往往也好过对社区要求视而不见。

由于认识到这些好处,中国环保法律法规已经对环保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权作出明确规定。

上个月,太平洋环境组织在中国东北主办为全国草根环保组织举行的年度培训和网络会议。我们相聚的卡拉OK厅是在一个叫山河屯的地方,一片砖瓦民舍和旅店坐落在玉米地和菜田中间,周围是北方的大森林。

今年培训、角色扮演和规划讨论的主题,都是围绕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以及如何利用好向草根环保组织开放的新政策的空间。

例如,中国新环保条例强调公众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环保听证会,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环保听证会是真正由公众来参与的。

S2.jpg

为了让这些组织有所准备,更好地利用环保听证会提供的机会,我们围绕地方环保局是否应向反复违反排污许可的厂家颁发新排污许可证组织了模拟听证会。听证会达到高潮时,扮演地方环保局的团队对扮演地方环保组织的团队提出批评。“你们的数据从哪里来的?!”他们大声说。“为什么我们是头一次看见你们的报告?!”

同时,扮演当地村民代表的团队,当其中一人表示她收到过工厂老板赠送的一台彩电后,这个团队成员之间开始发生争执。作为一场很现实的听证会,我们的模拟听证会最终没有就许可证问题作出实际的决定。但我们认为,对于希望能更有意义地参与排污许可及其他决策进程的地方环保组织负责人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学习演练。

地方环保组织必须作好准备,与受环境污染影响的居民(当然还有地方环保局)建立密切联系,他们往往是环保组织力图影响的主要听众。正式听证会是发挥这种影响力的理想途径,但尝试其他方式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S3.jpg

所以,当绿石这样的地方环保组织就具体环境问题组织多方对话时,其他地方组织也在为制定更好的环保政策而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而在传统上,这方面工作总是留给北京的组织机构和学者。

譬如,绿色潇湘(湖南长沙)近期收集了当地居民和全国其他地方环保组织对不久前发表的国家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反馈意见。他们把这些意见汇编成建议,其中包括应确保新法在公众参与和信息披露方面与2015年1月1日生效的开明的《环境保护法》保持一致。

该组织希望将来在政策方面能够作出同样的努力。“绿色潇湘在污染个案上取得过许多踏踏实实的成功,”一位成员解释道,“我们愿意做更多事情,在环保政策讨论方面分享我们基层的看法。”

太平洋环境组织通过正在实施的扶持计划和最近发起的公众参与计划,支持绿色潇湘和绿石这类开拓性地方环保组织的工作,对此我们感到骄傲。我们期盼分享更多新的资讯,展示这些组织及其他组织如何开拓创新,帮助地方社区为实现环境的积极改变作贡献。

全文翻译自:太平洋环境组织网站原文标题Frontline Environmental Groups Are Changing the Pollution Rules in China(20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