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贺文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广州涉非疫情防控与“种族主义”无关

2020-04-22
He-Wenping.jpg

近期,中国广州相关部门在疫情防控排查中“粗暴执法”导致尼日利亚人等一些在华非洲公民被赶出酒店和租住屋而被迫“露宿街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并被一些人迅速定义为中国歧视非洲人,对在华非洲人实施“种族主义”。

在扣下这样一顶沉重的“种族主义”帽子之前,当然先要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涉及人员的范围,是个案还是具有普遍性。视频及一些社交媒体报道认为,广州的疫情排查只针对非洲人,非洲人似乎是在防疫中被单独“挑选出来”,被有针对性地区别歧视对待。然而,相关调查表明,一些非洲公民不能返回原住酒店是事出有因,疫情排查也是针对有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居住区的所有人,不管是广州本地人还是外国人。

4月14日,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周平剑与尼日利亚外交部长奥尼亚马专门通过联合记者会对此进行了澄清说明。事情的起因是,广州地方政府在查明一处饭店有尼日利亚人确诊后,要求封闭相关场所,隔离密切接触者。被强制隔离的人自然不被允许返回酒店、原住所等。

对于在实施疫情排查举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误解,中国外交部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将敦促相关方面改善工作机制和方法。中国外交部也强调,中国政府对所有外国在华人员一视同仁,反对任何针对特定人群的差异性做法,对歧视性言行更是零容忍。

坦率地说,疫情防控中一些部门的“粗暴执法”和沟通不足问题在中国过去两个月的抗疫过程中并不鲜见,媒体也常有报道,比如湖北人被拒绝入住酒店,几个家人在自己家里打麻将也被训斥等等。防疫工作中出现的过激和粗暴行为当然不能包庇纵容,必须整改处理,但我们也需要理解中国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社区在追堵防疫漏洞等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在取得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后,防疫的重点是阻断输入性病例,避免由此造成疫情的反弹,使我们前期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广州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贸易城市,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关闭过的通商口岸,常驻广州以及往返广州的外国人非常多,管控输入性病例的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非常之大。事实上,广州从4月4日起对在穗的4553名非洲籍人士进行了核酸检测,已检测出111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其中19人为境外输入型确诊病例。

笔者近年曾多次赴广州三元里等非洲人聚居社区调研,发现虽然非洲人租住当地人的住所,但实际上与广州本地人及广州基层行政系统并未产生多少交集。他们只是居住在广州,忙着自己的生意,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这样的自我疏离状态在平时似乎无大碍,但当出现新冠疫情这样的紧急状态,需要进行社区整体划一的群防群治时,非洲人自身与当地社区的这种习惯性隔阂就容易造成对疫情资讯及防控措施的不能同步共享,不能自觉主动遵守,由此导致了不必要的紧张感及误解误判。如曾经发生过一名确诊新冠阳性的尼日利亚人拒绝就医并咬伤女护士的事件,原因据说是担心自己被注射病毒。

总之,抗击新冠疫情是我们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各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社会情绪也难免出现焦躁和愤懑。因此,理性的媒体和有良知的公众人物或政府高官更应从维护国际社会团结和珍惜中非人民友好情感的角度出发,谨言慎行,切忌不负责任地随意扣“种族主义”的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