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 杜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

特朗普2.0强化南海军事介入

2025-07-18

特朗普上任近半年来,对南海仍延续其第一任期及拜登政府时期政策,即利用南海问题深化与域内外盟友的安全合作,打造遏华海上联盟,并强化政治和舆论炒作,借助南海议题树立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认知。特朗普2.0的南海政策以“对抗”“打压”为主基调,旨在为对华战略竞争争取更多筹码,这将给南海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第一任期推出“印太战略”,将南海作为“印太战略”中心区域,认为中国利用南海进行“切香肠”式地缘战略扩张,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合法主张和维权行动视为对美国在本地区军事存在的直接挑战,主张美国应强力“推回”(push back)。期间,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从幕后冲到台前,一方面调整政策表态,彻底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一边倒地支持越南、菲律宾等国南海主张,并对参与南海岛礁建设的中国公司和公民进行制裁,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频次和力度,升级各种侦察、演习活动,并大力拉拢域内外盟伴增加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今年5月31日,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就美国“印太”地区安全愿景和应对所谓“中国挑战”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将中国定位为印太地区“最现实且可能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胁”,妄称中国“在南海骚扰其邻国”,“挑战主权、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强调“任何单方面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南海和第一岛链现状的尝试都是不可接受的”。美方这一最新表态说明,在对华竞争战略固化背景下,特朗普2.0将坚持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并将采取更实质性的军事介入政策。

一是加大对菲律宾支持力度,让菲律宾成为“印太”军事前哨。为实现“以海制华”目标,特朗普政府延续了拜登时期的对菲政策,重视并深化美菲同盟,支持菲律宾与中国抗衡,在重申安全承诺的同时加快武装菲律宾,推进在南海周边的军力部署。下一阶段,美国将加速推进在菲的武器系统部署,如扩大“堤丰”中程导弹系统、NMESIS反舰导弹系统等战术武器在菲律宾的部署范围,构建覆盖南海的“三层火力网”,应对中国在第一岛链的反介入能力。美军计划在苏比克湾海军基地附近建造全球最大预置仓库,“这可能标志着自1992年美军撤离菲律宾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备物资预置努力”。

二是联合盟友加强对南海的集体性、机制性介入。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以菲律宾为支点,与菲律宾及其他亚太盟友在南海海域高频度开展军事演习,并借南海进一步整合“印太”军事网络。今年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规模创历史新高,并首次引入日本、澳大利亚特遣队。随着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小多边安全合作逐渐机制化,特朗普第二任期将利用这些作为干预南海问题的工具和平台,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在南海周边形成“环形威慑”。美国也将强化QUAD(美日印澳)和SQUAD(美日菲澳)等小多边机制的实战化运作。此外,美军还将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建设,包括加快在菲基地的建设和升级,并与日本、关岛、迪戈加西亚等战略节点形成“前沿干涉链”,重构“第一岛链”威慑体系。

三是强化“三海联动”的战略布局。特朗普2.0将进一步把台海与南海绑定为一个首尾相连的作战区域。今年的美菲“肩并肩”军演亦是明显在模拟台海战争,体现出美菲联合介入台海的指向性。在5月26日美菲第九次“海上勇士合作”(KAMANDAG 9)演习中,更多NMESIS发射器系统和陆军“海马斯”火箭炮系统部署到吕宋岛和台湾之间的菲律宾岛屿链练习反舰作战。这也体现出三海(台海、南海、东海)联动、一体部署备战的特点。近来菲律宾打“台湾牌”的挑衅意味也高过以往,未来它将增加在台海方向对美军的配合,助美军形成对巴士海峡和台海南口的直接控制,以图阻断解放军在台湾岛以东的战略机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强硬态势不减,但特朗普本人对南海关注度相对较低,而是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交易工具”,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和对抗。因此,美方可能会减少抵近侦察等高调挑衅,更多通过“灰色地带”行动及低强度的军演等加强对南海的介入。同时,美国会更多将菲律宾等地区国家推向前台,鼓动菲律宾在仁爱礁、仙宾礁和黄岩岛等海域以多种形式手段持续与中国进行对抗和对峙。

尽管南海局势紧张持续,但中美均倾向于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未来将通过“代理人博弈”和“规则竞争”争夺长期优势。在当前全球和地区冲突不断情况下,东南亚多数国家也普遍对域外势力挑动地区对抗保持警惕,不愿看到南海争端激化,不希望南海问题干扰、破坏中国与东盟关系和地区合作大局。中国稳定南海局势、推进与东南亚国家海上合作仍面临机遇。未来,中国应通过外交运筹、安全合作、军事准备及国际叙事等综合施策,争取与东盟一道维护南海的持久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