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聂文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美国总统选举与中美南海军事冲突

2020-08-17
NIE.gif

无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7月23日在尼克松图书馆的演讲无论是不是新冷战宣言,中美关系的恶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这远不是结束。美国的总统选举刚刚进入100天倒计时,选情压力下,特朗普政府会打出更多的对华强硬牌。因此,现在的问题是,中美关系究竟会恶化到哪种程度?特朗普会不会发动一场有限的对华战争,在国内争取民意和支持,从而赢得总统大选呢?

对美国而言,对华发动一场有限战争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必须让美国民众相信战争是为了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服务于某个时期某一政客的选情。后者不可能获得美国社会的支持,美国人民不会为此买单。华盛顿的对华鹰派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应通过一切方式遏制中国的崛起,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政治上与中国“断交”,军事上与中国对抗,在南海地区对中国进行一场有限度的战争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须的,晚打不如早打。而对特朗普来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赢得总统选举,任何长远战略规划都必须建立在总统权力的基础上。所以,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一场有限的对华战争必须服务于选举政治,而选举政治难以合理化一场有限的对华战争。二者的对立性使得这一选项很难在当前美国国内政治舞台上操作成功。

在选举政治的背景下,特朗普具有充分的动机去考虑在南海挑起适度的军事危机或冲突来增强国内的支持率。对他而言,这些军事选项本质上都是政治表演秀,目的是在避免升级为局部战争的前提下,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建构为一个“勇敢正义”的“胜利者”形象。

从理论上推演,军事冲突可能存在以下模式:

一、舰船相撞。此举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也较容易进行管控。2018年10月,美国海军“迪凯特”号驱逐舰就与中国海军170舰近距离航行至41米,几乎相撞。但这种模式无法保证美军“获胜”,反而会在美国国内造成对中国不够强硬的印象。

二、岛礁轰炸。此举需要对岛礁进行选择,不同的岛礁面临着不同的后果。如对中国已经进行一定程度建设的永暑礁、渚碧礁等进行攻击,容易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击,有可能造成冲突升级的局面。黄岩岛是中菲之间的争议岛礁,中国的实际控制力相对较弱,美国控制黄岩岛容易迅速取得军事上的成功,冲突升级的风险也相对较低。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取得菲律宾的“口头授权”。7月27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国情咨文已经明确表明,菲律宾反对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菲律宾不会当任何国家的“马前卒”。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表明,菲律宾不会为美国在南海的战争行为“背书”。

三、控制无主岛礁。此举的优势在于军事上几乎不会遭遇抵抗,冲突升级的风险也非常低。但不足之处是,这种行为的政治意义不够显著,不能达到“对抗中国”、“挑战中国宣称权利”的目的,反而可能导致所有或部分南海争端诉求国联合谴责美国。

四、帮助南海争端方与中国进行对抗。越南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选择。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的报告,2020年中国开始实施夏季休渔令以来,越南渔船的非法捕捞问题异常严重,中越多次发生追堵、拦截或对峙情况。7月美越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以增强越南的渔业执法和渔业管理能力。美国似乎打算帮助越南护渔护航,因此,不排除未来会出现越南渔船打头阵,中方相关力量、美方相关力量层层围堵对抗的局面。对美国而言,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越南渔民的“弱者”面目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对中国造成的舆论压力比较大。但不足之处在于它需要美越紧密配合,目前双方离实现护渔护航还有一段路要走,越南渔船的“苦肉计”也会给越南国内政治带来巨大压力,越南的立场仍具有一定变数。近期内,这种模式的可操作性也不高。

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曾指出,中国更有意愿在台海地区发起一场反对美国的有限战争,美国更有意愿在南海地区发起一场反对中国的有限战争。中长期看,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非常高,但近期就总统选举而言,美国很难找到一种既树立美国形象,又能对战争进行管控的模式。要同时满足上述两种因素,第三者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菲律宾、越南都未坚定地与美国站在一起。对特朗普而言,通过南海冲突来帮助总统选举,这一目的恐怕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