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是蒙娜丽莎,还是特洛伊的海伦?

2019-02-15
a.jpg

中国电子巨头华为的“形象代表”孟晚舟,她在温哥华意外被捕后的上相照片让人联想到蒙娜丽莎迷一样的眼神,它所传达出的更多是困惑迷茫,而不是恐惧。

美国要求加拿大官员在这位中国最知名女高管经停温哥华转机前往拉美的时候将她逮捕,他们按协议执行了。

到目前为止,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神秘且超极富有的女人身上。她在众人面前惊鸿一瞥,从未发声,这增添了她的神秘感。这是一个带着幸灾乐祸色彩的人性故事:美国的单边执法让一个自命不凡的名流虽远必擒。

蒙娜丽莎的模样和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很搭,但如果它引爆其他的事情呢?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中方和美方的政治愚蠢会把孟晚舟变成另外一种美女,一个现代版的特洛伊的海伦。

中国愿意付出多大代价把她换回来?美国有多想把她引渡到美国?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将决定,她因逃避制裁的刑事罪名而被引渡这件事,是否会挑动两个心神不安的对手陷入冷战式冲突,或者甚至是热战。

事实上,孟晚舟的被捕不仅惊动华为,也动摇了人们对美中两国用文明和建设性手段解决两国分歧能力的信心。这对贸易和避免贸易战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孟晚舟的超级富有难免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而她温柔的外表和性别也同样引人瞩目。有多少女性能进入强大企业的顶层?又有多少华尔街富有的高管因为2008年几乎搞垮美国经济的金融不法行为而被捕?对美国政府来说,要想争取民心,确实不能让媒体把焦点放在孟晚舟的个人魅力上。这个故事必须转到华为这个非个人的企业巨头上来,而孟晚舟只是人质代表。特朗普政府和美国的各路安全专家为逮捕行动进行辩解,而且,仿佛是为了暗示,一个编造反华为故事的作坊产业在一夜之间出现了。

据Politico网站报道,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在推特上表示,华为是“一家披着电信公司外衣的共党间谍机构”。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沃纳声称,很明显“华为和中兴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一些新闻媒体从官方消息中寻求线索,另一些只是随大流,因为突然之间,出于媒体的从众心理,说华为坏话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信息很简单:华为是骗子和间谍,华为必须被制止。

即使“灰夫人”——《纽约时报》也紧盯着华为不放。它发表的文章谈到华为的“狼性文化”、制裁欺诈,以及对欧洲可疑的魅力攻势。华为在主流媒体和电视广播中受到了一致攻击。

在混乱的贸易战中,逮捕行动和媒体铺天盖地的偏见显然让北京愤怒不已,它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发出猛烈抨击。与寻求闭门解决敏感争端的习惯做法不同,中国政府公开表达了愤怒,它的夸张和煽动性实际上开始让人相信,孟晚舟确实在为政府部门做事,华为确实在为中国的网络安全委员会服务。公平地说,美国科技公司与美国政府合作也不是什么秘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硅谷公司会感到一丝恐惧。

但当北京开始拘捕一个又一个在中国的加拿大人,它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这看上去是在劫持人质,让人联想到无情的战争。如果把绑架有关人员作为政治棋子,那真是既可耻又令人胆寒。

显而易见的劫持人质之后,一名加拿大人被残忍且不同寻常地被判死刑,此人正就毒品指控的严厉判决进行上诉。这标志着迄今为止双方争执的最黑暗阶段。虽然从理论上说,中国遭人非议地惩罚加拿大人可能是巧合,而不是以牙还牙,但正如研究中国法律的学者唐纳德·克拉克在《华盛顿邮报》令人信服地指出的那样,中国外交官草率的胡言乱语和媒体的评论表明,这些加拿大人是有意被挑选出来的。

面对来自北京的报复性威胁,美国得意洋洋地宣称它有权要求正式引渡。另一只鞋子落地了。挽回面子的机会来而复失。如果美国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孟晚舟的拘留令本应在月底到期,危机本应得到缓解。

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麦家廉(John McCallum)曾在一些即席评论中表示,引渡既不可取也不是确定的。麦家廉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曾在议会代表过一个有很多华人的选区。他在与一位想拿到独家新闻的记者吃点心时,随意吐露了自己的想法。他表达愿望的言论(类似引渡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以及“把整件事放下不是很好吗?”这种话,被报道了出来。很快,美国和加拿大的反华强硬派对这种破坏性软弱立场既震惊又恼火。他的和解言论表明,美国和加拿大的立场之间有罅隙。为此他被解职了。

美国国务卿约翰·博尔顿对伊朗和中国是好战的鹰派,也是整个阴谋的策划者之一。他用肤浅的机会主义说辞来框定华为争端和贸易战,他告诉《华盛顿时报》,中国正在将其财富转化为军事能力,因此经济战也是竞争的一部分。

如果美国有选择地羞辱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华为,只因为它是一个可怕的经济竞争对手,那么这件事就代表美国外交底线的新低,并且首先让人质疑逮捕孟晚舟的合法性。

《纽约时报》2019年1月26日发表大卫·桑格的报道,其中引用了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的消息,即美国国家安全局已经渗透到华为在深圳的总部。这是对故事里的中方做出的迟来的让步:

“美国人过去企图对华为所做的事,正是他们现在担心华为将来会对美国所做的事。”

这个对本案极其简明扼要的总结,凸显美国的政策立场不仅虚伪,而且是基于假设的虚伪。因为它表明那些华为还不曾做过的事,美国已经在做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华为就是由于还没有犯下的将来的罪行,而站在了枪口之下。

紧张局势的酝酿有增无减。如果有神秘面孔的华为能让上千艘船发动,那就让它们是运送手机的货机货轮,而不是带着导弹的飞机和驱逐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