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跨大西洋-太平洋合作势在必行

2017-05-18

如果曾经有一个时期,亚洲国家可以无视大西洋两岸的事务,欧洲可以不考虑亚洲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西方民粹民族主义正在发酵并出现反全球化反弹、自信的中国崛起、好事而专制的俄罗斯复活,二战之后的未来时代开启,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更加不确定,并遭遇了比确立以来任何时候都多的内外挑战。中国对国际规则与规范的“照单点菜”式取用,及其掠夺性产业政策和改变东海南海现状的海上行为;普京进行的混合战,及其背弃1990年巴黎宪章以武力改变乌克兰/克里米亚边界,所有这些,都是国际体系处境危险的典型例子。

S1.jpg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是由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12个环太平洋地区国家拟议的贸易协定,其目标是降低贸易壁垒和促进投资。

从理论上讲,美国的欧洲、亚洲盟国及伙伴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总体看,面对日益多极化的世界,这些国家在维护、调整当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上有共同利害关系。无论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还是国际公域(天空、海洋空间和网络)的自由进入,还是核安全与核不扩散,共同利益是存在的,并迫切需要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发挥政治影响力。

在规范、规则和制度方面不同心协力,那么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景很可能相当危险。基于规则的体制,其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革故鼎新。如果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这个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拥有与其经济、政治份量相称的话语权,它们就更有可能明白维护这一体制其实是与自己利害攸关的,尽管它的倾向是为自身利益服务。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平衡,维护支撑全球秩序的基本原则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志同道合国家采取共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合作的欠缺

不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国家就地区和全球问题进行合作,还存在着令人不安的欠缺。国际体系的奏效程度只取决于主要大国对它的投入,美国、欧洲和亚洲志同道合的国家亟需加强合作,避免当今所面临的挑战继续侵蚀70年来促进经济繁荣与稳定的规范、规则和制度。

出于各种历史、文化和政治原因,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问题一直是被分开考虑的。欧洲容易认为它在的亚洲利益主要是经济方面,而安全方面归属于美国。尽管美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有同盟,但它们却各行其是。美欧领导人会面的时候,有关贸易、金融、俄罗斯、中东和气候问题的议程通常将对亚洲的关注排除在外。其结果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磋商协调隔着一道鸿沟。

一个共同的主要经济挑战是世界贸易体系的前景。多哈回合已经失败,新的全球贸易协定杳无踪影。相反,地区和跨地区贸易协定激增。中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美国(5790亿美元)、欧盟(5290亿美元)和日本(3000亿美元)是中国的三大双边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都在与中国进行着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如果各个BIT都以互惠原则为基础,那么这将符合各方的最大利益。

美国、欧盟和日本拒绝了北京对WTO市场地位的要求,但北京正巧妙地利用它的市场诱惑来分化竞争对手。如果中国符合标准,它就应该被给予市场地位。今后的艰巨任务,是通过跨大西洋-太平洋合作,迫使中国提供互惠的市场准入,同时实行已经计划但停滞不前的市场改革,这也符合中国的长期最大利益,可以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际体制要适应中国的崛起,反之亦然,这是一项共同的挑战。2016年6月欧盟发表对中国的全面战略,这既反映欧洲人日益意识到中国引发的问题与他们自身利害攸关,也为积极的欧盟政策提供了一个指南。

大西洋和太平洋有类似的地区稳定难题:俄罗斯干预乌克兰并占领克里米亚,中国在有争议领土上坚定不移地进行岛礁建设,两者都基于历史的恩怨。这两个地区的共同思路,在于要坚守基于规则的体制所确立的准则,虽然看起来,俄罗斯背弃1990年巴黎宪章,要比中国有选择地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全球规范更加令人不安。

与亚洲相比,欧洲受到更多中东多层教派冲突的影响,这些冲突带来了破坏稳定的恐怖主义与难民,而亚洲人则更担心来自朝鲜的日益增长的核与导弹威胁。不过,这两种威胁都具有全球性影响。亚洲与中东经济的联系日益扩大——海合会国家2/3的出口流向亚太地区——凸显了石油流动与海合会国家恐怖主义问题的重要性。在大西洋-太平洋合作和欧盟的关注点中,一个不足的地方是对东盟,而东盟是亚太地区拼图中十分重要的一块。

全球公域(天空、海洋、网络和太空)的规则与规范,是大西洋与太平洋两岸国家利益重叠并面临风险的另一个关切领域。气候变化也是另一个共同关切。网络和太空都是相对较新的领域,明确的规则与规范比较少。跨大西洋-太平洋合作有机会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网络安全和确保和平利用外太空打造全球性规则。中国和俄罗斯日益强大的反卫星能力增加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欧盟已经提出了一个空间行为准则,可以拿来作为讨论制定太空交通规则的基础。

针对亚洲事务上加强跨大西洋-太平洋合作,也许更大的问题在于政治意愿,而不是制度手段。美欧峰会、欧亚和欧中年会、G20磋商会和民主十国战略论坛(D10)这样的“一轨半”会议等,都为政策上的磋商与协调提供了广泛机会。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计划连通欧亚大陆的努力,也可能成为新对话的起点。

如果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不能确定一个共同方法,去维护并更新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一秩序所遵从的世界观在过去70年里让这些机构获得了成功),那么它们都会蒙受损失。说到底,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问题就在于,在一个分裂的世界秩序当中,这个基于规则的体系当中的关键玩家、监管者和受益者能否萌生政治意愿去扭转消极的趋势。

本文摘编自大西洋理事会情况简报: http://www.atlanticcouncil.org/images/publications/Strengthening_the_Transatlantic-Pacific_Partnership_web_050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