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袁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关税损害中美禁毒合作

2025-02-21

重返白宫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的关税,因为“中国未能遏制芬太尼出口”。特朗普加征的关税究竟是惩罚,还是作为芬太尼问题的谈判工具?或者他只是希望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损害中国的贸易?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加征关税只会加剧两国关系的紧张,并可能损害中美禁毒合作。

错位的芬太尼纠纷

美国大规模的合成芬太尼过量使用事件已成为严重的国家公共卫生危机。美国是全球最大芬太尼类物质消费国,中国是全球最大化学品生产国,现在它们陷入了一场芬太尼纠纷,使本已紧张的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2017年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把打击合成阿片类药物列为国家重点工作,并指责中国是毒品来源国,甚至指责中国对美国发动“阿片类药物战争”。拜登总统随后将中国列为“主要毒品来源国”。除了点名批评,特朗普和拜登政府还持续对中国施压。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指责是错误的,甚至适得其反。它掩盖了一个事实:美国的芬太尼问题主要是一场需求驱动的危机。芬太尼是合成化学品,这一性质使得它如果不解决根源问题,是不可能阻止供应的。美国政客认为,中国是美国芬太尼危机中一个漠不关心甚至有意为之的参与者。实际上,中国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期间毒品滥用的受害者,它了解芬太尼问题给美国人带来的祸害,并正在努力和美国合作以缓解危机。

禁毒合作

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时期,芬太尼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2018年12月,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达成协议,加强双方禁毒合作。

此次合作最显著的成果之一,是中国决定于2019年将全类芬太尼列入管制物质清单。中国的这一举措非常特殊,因为中国国内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滥用事件,就连美国也尚未将全类芬太尼类似物列入管制物质清单。

根据美国国务院2022年3月发布的《国际麻醉品管制战略报告》,2019年以来,几乎没有发现芬太尼及其类似化学物从中国进入美国。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足够措施遏制需求,国内的芬太尼问题并未减轻。随后,美国指责中国直接或者通过墨西哥和加拿大向美国出口芬太尼前体化学品。

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中美禁毒合作遭受打击,陷入停顿。直到2023年底,习近平和拜登在旧金山会晤时才宣布恢复禁毒合作。

2024年1月以来,中美举行禁毒对话,成立禁毒合作工作组,在物质管控、联合执法、技术交流等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中方还对新的芬太尼前体化学品进行了列管。

双方在打击芬太尼非法贩运方面的合作初步取得进展。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初步数据,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下降了17%,这是201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白宫国家药物管制政策办公室主任拉胡尔·古普塔表示,这一下降表明美国减少药物过量死亡人数的行动正在奏效,这些措施包括扩大治疗的可及性、打击贩毒集团头目和毒品生产。

未来的潜力和挑战

这些进展表明,通过释放善意和务实合作,中美禁毒合作有可能取得切实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挑战。

首先,芬太尼供应链复杂,禁毒难度大。芬太尼前体具有双重用途,如何在打击非法芬太尼前体化学品贩运的同时,避免损害全球合法的芬太尼贸易,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方案。美国要求中国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芬太尼前体进行全球供应链审查,但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做法是将审查的责任交由进口国,而非出口国。此外,禁令“铁律”预示着,即使中国完全停止对美国的芬太尼前体化学品供应,也会出现“替代效应”,促使此类物质的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印度。

第二,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做法存在差异,阻碍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美国倾向于抵制严厉监管,更注重“减少伤害”而不是“减少需求”。相比之下,中国对毒品实行零容忍政策,对毒品犯罪的震慑力更强。这些不同的价值观源于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现实,难以调和,也阻碍了双方真正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交流。

美国人反对中国严厉的毒品政策,包括对严重贩毒者判处监禁甚至死刑,以及将吸毒者强制关押在康复中心。在中国人看来,美国政府不愿遏制芬太尼需求。更糟糕的是,大麻合法化和由政府监督的药物注射设施只会加剧美国的吸毒文化。因此,中国觉得自己成了替罪羊,被迫为美国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

最后,两国之间的信任赤字也使得合作更加复杂。中美关系依然脆弱,双边禁毒合作受制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更糟的是,随着华盛顿对华立场的强硬,芬太尼争端被严重政治化。例如,在拜登政府寻求重启对华禁毒合作之际,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备受争议的报告,指控中国政府“补贴芬太尼生产,加剧美国危机”。这种长期的虚假信息塑造了美国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舆论,形成一种破坏双边合作的恶性循环。

鉴于美国芬太尼危机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排除障碍最大发挥合作潜力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相较于加征关税,中美两国应以更加理性、科学、务实的方式继续开展禁毒合作,这种做法更有效,也更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