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邹思云 巴黎政治大学、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欧洲对华为事件回应不一

2019-03-15
b.jpg

美国官员担心,中国政府会利用华为设备实施针对西方的间谍活动。然而近期事态清楚地表明,西方并非铁板一块,欧洲也同样。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的欧洲盟友对华盛顿要求它们禁用华为5G技术的反应大相径庭。虽然华为声称自己是独立私人企业,但鉴于它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政策制定者们对其能否保持中立仍心存疑虑。在技术层面,欧洲现在发现自己处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对两个彼此竞争的大国同时拥有砝码。然而,截至目前为止,由于欧洲国家国家利益各异和对于中国看法不同,出台一个连贯的战略被证明是非常困难的。

新的5G技术将提高无线通讯速度,是诸如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科技的中坚力量。对下一代移动和互联网络而言,5G技术至关重要,而欧洲急切地想要尽快部署该技术。但欧洲也深知在关键基础设施上依赖中国技术面临的风险,更不用说对产业间谍活动的担心。欧洲是华为在亚洲以外最大的市场。有风险,就有风险管控战略。欧洲各国的不同反应显示出各国政府愿意在何种程度上进行风险管控,或在何种程度上担心风险。

怀疑论者防患于未然

严肃对待美国警告的国家包括捷克、波兰、比利时和北欧诸国。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较低,可以承受对华为采取较强硬的立场。2018年12月,在计划今年举行5G拍卖的前夕,捷克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局发布两份警告,告诫不要使用华为和中兴设备。今年1月,华为又遭遇另一个打击。该公司一名中国员工在波兰以间谍罪被逮捕。波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北约及其与美国的安全联盟,因此准备牺牲华为来说服美国扩大其在波兰的军事存在。这是对华为的一记重拳,因为它的中东欧和北欧地区总部就设在波兰。虽然华为最近在布鲁塞尔设立了“网络安全透明中心”(用于测试华为公司设备),但比利时政府仍在考虑全面禁止华为的可能性。随着中国和美国之间僵局的持续,挪威和瑞典官方也表示将展开调查,确认华为是否应被允许建立5G基础设施。

损失极小的国家

另一方面,意大利、葡萄牙和匈牙利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影响力持更开放的态度。意大利撒丁岛已经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由华为与当地合作伙伴、研究中心和大学联合开发意大利首个地区性“智能区”(smart zone)。葡萄牙的主要运营商MEO也与华为签署协议,到2019年底将其网络更新至5G标准。该公司盛赞华为的技术、人才及对葡萄牙的投资。虽然美国发出警告,匈牙利政府已表示不会重新考虑与华为签5G协议的决定。南欧和东欧各国将从与中国紧密的外交和贸易关系中获益(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因此这些国家必然会在屈服于美国压力之前更仔细地评估禁令带来的后果。

实用主义者权衡利弊

更大的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则倾向于实用主义。它们认为华为带来的风险可控。它们的成本效益分析更倾向于接受华为的5G网络。德国和英国网络安全部门的报告称,并未找到华为可用于间谍活动的“后门”证据。英国更倾向于利用多方供应商,并对华为实施部分禁令。由于“脱欧”,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谨小慎微(英国尚未与美国或日本达成自贸协定,因此背弃中国的代价过于高昂)。同时,德国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因此正寻求与中国达成一份“无间谍”协议,迫使后者提供更多数据安全保证。对默克尔总理的执政联盟而言,改善德国糟糕的移动和互联网络是头等大事,而德国电信发布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禁止华为会使德国的5G进程至少延迟两年。法国人同样精于算计,经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称“欢迎”华为对法国投资。与此同时,法国参议院也在研究出台一份修正案,扩大法国安全和防务监管部门的权限。

欧洲的统一应对

欧洲各国对美国施压的不同反应,表明其在国家层面的不同对华政策。与美国不同,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因此,欧美很难有一个针对中国5G技术的协调政策。如果欧洲各国统一行动,它们会从中美两国得到更多好处。但若想达成这一目标,讨论就必须从脱离美国的“战略自治”转向数字时代的欧洲主权。这意味着欧洲与中国的接触政策应从被动转向主动,这可与防务机制相结合,如更好地理解安全风险,以及建立投资筛查机制,来令合作更安全。

对华为而言,证明其诚意至关重要。但对欧洲而言,同样至关重要的是要应对5G落后带来的严重经济后果。因此应该强调“标准”而非“来源”,避免在这一问题上有地缘政治倾向,同时把欧洲做强。中国与非中国网络的分割,意味着将制造出两个因地缘政治而分裂的技术势力范围。因此,欧洲各国政府必须保持勤勉,因为它们决定着未来。欧盟各成员国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将决定华为是否被迫遵守其业务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