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史剑道 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

人民币的真相

2018-05-10
1.jpg

美国和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关于贸易的口水战,“强制技术转让”和“25%的关税”这类句子比比皆是,但并没有实际发生。上周美国在北京提出的需求清单相当长,不过美国打算采取行动的清单却非常短。

中国方面一个没有意义的说法是“货币贬值”。北京是不会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其原因也许会让政策制定者和主流经济学家感到意外。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 上一次北京让货币贬值,而中国的出口并未增长,反倒是资本逃离了中国。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含糊不清的新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当时中国总体上是资金净流出。之后资本流出速度大概翻了一番,因为人民币持有者认为它会越来越不值钱。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6年初又干了同样的蠢事。虽然第二轮资本流出的速度放缓,但累积效应足以引发全球对国际收支危机的担忧。中国政府最终接受教训,于2016年后期对资本流出实行新的限制,人民币对美元的下滑得以扭转,2017年人民币汇率上涨7%。

结果是,外汇储备稳定了。人民币贬值有可能再次导致资本外流,这直接有违中国的政策目标。决策者们往往不了解的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并不反映它的实力,而是反映它的弱点。而主流经济学家们往往不了解的是,中国的汇率不是为了适应变化,例如适应美国的新关税,而是为了增进稳定。

资本退出是北京在2016年末没能解决的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设施债券,到迎战亚洲金融危机,再到今天政府给半导体企业融资,中国都是依靠老百姓的储蓄来资助国家计划。储蓄被困在国有银行的低息账户中,也就是长期以来所说的“金融压制”。

中国声称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它的金融系统压力增长更快。国际清算银行表示,从2009年到2016年,非金融部门信贷增长速度是GDP增速的一倍以上。美国花了34年增加的债务负担,中国用八年就完成了。

北京金融政策的出发点是确保国内老百姓继续把他们的钱交给国内金融机构,以维持信贷机器的运转。它所使用的手段是限制资金流出,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汇率,以防止人们做试探这些限制的打算。

因此,北京汇率政策的主要目的不是美国批评人士所以为的,是要推动出口,也不是基础经济学所阐述的,要适应国内的经济转型。要想确定人民币“真实的市场价值”,是被低估还是高估,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国有一个非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它决定着人民币汇率的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人民币和日元、欧元一样对待,并不是出于金融上的理由,而纯粹是政治性的。同时,那些把中国称为汇率操纵国的人是对的,但其方式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中国主要是通过盯住美元操纵人民币,过去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在1美元兑换6-7元人民币之间。北京这么做主要是对内,是为了稳定,而不是对外为了增长。

所以人民币贬值的说法可以休矣。人民币贬值威胁,出自它会让美国失去就业机会这种想法。但这种担心是错误的。1994年初,中国让人民币贬值了50%,而美国就业市场大涨。2005年到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8%,我们的市场却衰弱了。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与我们自己的政策相比中国的货币并不重要。第二个原因是人民币的作用与通常的货币不同。由于这两个原因,人民币不会贬值。对于人民币贬值,没有什么理由相信它会伤害美国,但我们却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它会伤害到中国。

本文原载于美国网站The 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