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韩立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美联手推动巴黎气候大会?

2015-05-18

在国际气候政治领域,欧洲向来被视为“精神领袖”,中美则被认为是“反派角色”。但过去两年多来,中美在气候合作领域找到了新的利益汇合点,并开始发挥积极作用,国际气候政治的旧格局似乎开始出现松动,国际气候谈判有望破局。现在离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还有不到8个月时间,各国气候外交开始加速升温,中美也在密集互动,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尽管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中美合作还是让国际社会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首先,中美合作的主要贡献将在于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政治推动力。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控制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国际社会并不缺少控制气候变化的意愿,唯缺少一股强劲的政治推动力。在国际气候谈判的舞台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决定发言权。欧洲对气候谈判态度积极,但其排放总量仅占全球12%,本身规模有限。而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排量合计占全球40%,握有重要发言权。无论中美共同推出何种新措施,都将对全球气候谈判发挥引领性影响。若中美能够协同立场,在责任区分、承诺兑现、气候融资和补偿机制等问题上取得妥协,必将给巴黎气候大会提供强劲政治推动力。

事实上,两国正式将气候合作纳入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不过两年时间,但已经对国际气候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2013年4月中美宣布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将气候合作列为双边关系重点领域,国际社会开始感受风向之变。2014年11月,两国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公布更为详尽的减排计划及合作细节,并呼吁各国尽早提出有力度的目标,为国际气候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中美合作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可为国际气候合作提供模板。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和生产制造能力,而美国有技术和资金,两国在环保合作领域存在着强烈的互补关系。同时,中美市场均充满活力,气候合作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益,成为推动两国气候合作的内在动力。比如,刚刚结束访华行程的普利兹克女士就认为,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水电上具备了竞争优势,而美国公司在能源改造和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方面的技术则可以更好地完善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目前两国已经针对载重汽车和其他汽车减排、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温室气体数据收集和管理、建筑和工业能效、气候变化和林业、锅炉效率和燃料转换的研究、低碳/气候智慧型城市等八个合作领域开展了30多项合作活动,并就氢氟碳化物、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气候变化国内行动等开展对话,成果丰硕。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分属发达和发展中两个不同阵营,两国的合作经验可以拿到巴黎气候大会会场,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合作的模板。

第三,目前两国国内均存在推动气候合作的积极力量,可确保两国气候合作政策保持延续性和可预测性,这对脆弱的国际气候谈判至关重要。作为国际气候政治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目前美国的立场日趋明朗。奥巴马第二任期决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所作为,并设法绕开国内政治阻力,为其留下绿色政治遗产,而国务卿克里在气候外交上也是不遗余力,这些都将增强美国气候政策的稳定性。中国推动国内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转型的决心更加坚定,参与国际气候体制建设的动力完全是内生的。当前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中找平衡,在实现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过程中实现碳排放达峰,为此中国将比美国付出更多努力和行动。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不仅要统筹好全局,全面完善和落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逐级分解和细化到各省、市中去,而且要持续推进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倡导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展望未来,两国在气候议程上的合作将逐渐形成更多默契与共识,在一些具体事务尤其是在原则性问题上,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包容,相信中美将为全球气候谈判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贡献,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中美联手推动巴黎气候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