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成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 王秋阳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实习生。

科比及其对中美友谊的深远影响

2020-03-05
Li.jpg

2020年1月26日,科比·布莱恩特令人痛心的离世令全世界的体育迷震惊与悲痛,其中也包括数百万睡醒后突然听到这一噩耗的中国人。两种因素令中国人的情绪反应、以及他们对这位传奇篮球选手和美国文化偶像的喜爱与崇拜尤为显著。

首先,虽然科比的离世正值致命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肆虐,飞机坠毁的新闻依然占据了中国的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1月27日,中国搜索引擎百度关于“科比”的网页搜索量升至700万,是搜索“武汉”和“肺炎”总和的六倍多。同天,中国社交媒体微博关于科比去世的搜索高达10亿。根据《南华早报》的数据,这是排名热词搜索第二位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两倍多”。

第二,美中关系在过去几年急剧恶化。华盛顿和北京的一些政治人士和意见领袖开始将对方国家视为对手,或许更有甚者将对方视为敌人。在美国,推崇美中关系全方位“脱钩”——包括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政治语汇似乎开始取代对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长达数十年的接触政策。民族主义与彼此强化的恐惧和怀疑一道,同步在两个国家抬头。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公众对科比大量的自发悼念远超人们对他惊人的体育天赋的致敬。科比的国际影响和中国人对他的敬仰提醒着我们,美中关系不仅是国与国的关系,还应被视为民间的关系。科比在中国巨大的影响力反映了他对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善意以及他对公共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很多中国球迷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青春时代受科比鼓舞的珍贵记忆。他们晒出科比“曼巴精神”的签名,鼓励自己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困难时期坚持下去——正如科比在篮球场和生活中所践行的那样。

科比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正如仅用篮球无法定义他的全部遗产。在2009年第四次赢得NBA总冠军后,科比第四次到访中国,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建立了科比·布莱恩特中国基金,成为中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该基金首笔500万元人民币捐赠捐给了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帮助当地儿童展开体育活动。

在接受中国电视主播水均益的一次采访中,科比表达了他想通过体育这种共同语言帮助中美两国儿童了解彼此文化、拓宽眼界的意愿。科比基金已经资助了几个中国青少年团体去美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2月24日为纪念科比和他女儿吉安娜举行的公共纪念活动上,科比遗孀瓦妮莎在致辞中就提到女儿吉安娜生前能说、读甚至可以写中国话。

在22年时间里,科比曾十多次到访中国,他不仅对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有浓厚兴趣,也让中国年轻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便是退役后,科比也定期在他的微博上对1011万中国粉丝更新个人视频和信息。这些举动都增进了这位美国体育偶像和全世界最大篮球观众之间的联系。一些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甚至表示,他们选择在洛杉矶求学就是为了可以离科比的洛杉矶湖人队主场斯台普斯中心更近。

体育无法免受政治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NBA也不例外。事实上,鉴于NBA与中国深厚的商业联系,它时不时会成为民族主义议题的导火索。例如,几个月前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就香港抗议事件发推,引发了中国政府与公众的愤怒与谴责。作为回应,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中止了洛杉矶湖人队和布鲁克林网队在中国的NBA赛事转播,中美两国社交媒体上也遍布充满愤怒的民族主义贴子。

虽然围绕NBA与中国争议话题的纷争不断,但科比与中国公众之间个人层面的持续交往,证明善意与互联可以承受分歧的考验。在中国赛事期间,成千上万的中国球迷涌入球场观看比赛。很多人身穿勒布朗·詹姆斯和科比·布莱恩特的球衣到场,球衣上的NBA标志用中国国旗贴纸覆盖。一些中国球迷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与喜爱塑造了他们懵懂之年的NBA赛事和美国运动员之间的矛盾之情。这种矛盾的内心正来源于科比这样的文化大使培育的充满活力的民间联系。

在严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当下,科比在中国的遗产挑战了中国年轻一代被反美宣传“洗脑”的传统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反美宣传会在中美之间酝酿一场文化冲突。以科比与中国人民在个人层面互动为代表的民间交往,是过去40年美中关系的重要基石。随着众多美国人纪念并承诺继承科比的遗志,他们也许会从科比增进世界不同文化与民族间友谊与纽带的努力中得到启迪。